【原书卷七·七】
元人诗曰:“老不甘心奈镜何?”李益《览镜》云:“纵使逢人见,犹胜自见悲。”本朝郑玑尺先生云:“朱颜谁不惜?白发尔先知。”皆嫌镜之示人以老也。宋人云:“贫女如花只镜知。”又曰:“镜里自应谙素貌,人间只解看红妆。”又曰:“自家怜未了,临去复徘徊。”本朝高夫人有句云:“乍见不知谁觌面,细看真觉我怜卿。”是镜有恩于女子,有怨于老翁也。容成侯何容心哉?
老不甘心奈镜何。出自宋·范成大《北山堂开炉夜坐》诗:“困眠醒坐一龛多,竹洞无关断客过。贪向炉中煨榾柮,懒从掌上看庵摩。闲无杂念惟诗在,老不甘心奈镜何。八万四千安乐法,元无秘密可伽陀。”
李益(746—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唐代诗人。出身甘肃李氏姑臧房,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初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后官至幽州营田副使、检校吏部员外郎,迁检校考功郎中,加御史中丞,为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李益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其作品有:《江南曲》、《夜上受降城闻笛》等。
《览镜》,应为《罢镜》。唐·李益《罢镜》:“手中青铜镜,照我少年时。衰飒一如此,清光难复持。欲令孤月掩,从遣半心疑。纵使逢人见,犹胜自见悲。”按:李益也有《览镜》一诗,即《立秋前一日览镜》:“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郑玑尺,即郑江(1682—1745),字玑尺,晚号筠谷。清浙江钱塘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充《大清一统志》纂修。官至右春坊右赞善,翰林院侍讲。与修《明史》。湛深经学,以诗为事业,有指其失及改定其诗者,终身敬礼之。有《筠谷诗钞》、《书带草堂诗钞》、《析醒录》、《粤东纪游》等。
“贫女如花只镜知”实为“贫女如花镜不知”,出自唐·施肩吾《上礼部侍郎陈情》:“九重城里无亲识,八百人中独姓施。弱羽飞时攒箭险,蹇驴行处薄冰危。晴天欲照盆难反,贫女如花镜不知。却向从来受恩地,再求青律变寒枝。”
“镜里自应谙素貌,人间只解看红妆。”出自唐·李山甫《贫女》诗,个别文字有差异。原文:“平生不识绣衣裳,闲把荆钗亦自伤。镜里只应谙素貌,人间多自信红妆。当年未嫁还忧老,终日求媒即道狂。两意定知无说处,暗垂珠泪湿蚕筐。”
“自家怜未了,临去复徘徊。”出自唐·杨容华《新妆诗》,个别文字有差异。原文:“啼鸟惊眠罢,房栊乘晓开。凤钗金作缕,鸾镜玉为台。妆似临池出,人疑向月来。自怜终不见,欲去复裴回。”
高夫人,似为岳钟琪夫人岳高氏,华阳(今成都双流)人,封一品夫人。娴熟弓马,明悉军事,佐理内政,井井有条。岳钟琪每出征战,署中内外,莫不肃然。待人以宽,人咸敬服。尤工吟咏,著有《高夫人集》四卷。李调元《蜀雅》、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徐世昌《晚晴诗汇》录有其诗。按:未查询到本条诗话所引“乍见不知谁觌面,细看真觉我怜卿”是否出自《高夫人集》,若有知者肯请赐教。
容成侯,音róng chéng hòu,亦作“容城侯”。指镜子。唐·司空图有《容城侯传》以镜拟人,托名“容城侯”。元·艾性夫《剩语·古镜词》诗:“古哉容城侯,作我眼外眼。我老得君照,君老还我见。” 清·袁枚《随园随笔·物而人名》:“镜之为容城侯,蠏之为爽国公 ……则又是后人增加矣。”
容心,音róng xīn,释义为留心,在意。宋·黄光大《积善录》:“逆耳骨鲠之言,与世俗违者甚多,未觉有毁誉之私。能而公言在我,好恶在彼,吾何容心哉!”清·昭连《啸亭杂录·徐中丞》:“故於服食居处,人以是供,公以是受,不容心於丰,亦不容心於俭也。”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事不干己,是无所容心于其间的。”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