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的是顾惠芬校长写的《让寒假成为家长最好的“增值期”》,不得不说这是一篇值得反复阅读的好文章。
一、正确认识家长在寒暑假重建工作中的重要性。
文中提到的关于寒暑假问卷的分析确实是目前最鲜明的特点。家长大多呈现于监督只能是配合,还有一部分呢,就是表示不想做,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样的情况确实在之前去年的寒假研究中,我也已经看到了,但是问题是我并没有想到如何去解决家长家委会似乎对于这样的一个阅读与学习,也没有很大的兴趣,所以造成了之后的许多活动,包括我们的讨论,都呈现于非常难以推动的状态。
然而,在顾校长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认真的去分析了这问题背后存在的一个原因是家长对寒假生活育人价值的理解偏差,是对自身角色定位的不清晰,是参与教育合作的能力缺失。由此,贾校长在研究中思考到了家长,这样的参与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我们也曾经做过一些全面的分析,但是家长的阅读兴趣似乎不高,这可能与整体的家长教育程度有关系的吗?我们在想是否可以先推动一部分的家长。我们也在尝试让家长来推动家长,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去尊重家长内在的,或者他真正的学习意识的唤醒。
我非常赞同文中所提到的,家长的学习应从家长的立场出发,家长的学习方案应由家长提出,家长学习的目的是要成为更专业的家长,而非队长或教师等等,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让家长学习如何真正的做一回家长。
二、不一样的学习场,不一样的学习,不一样的家长。
在基于之前的认识文章给我们呈现了具体的做法,其中就有对问卷调研的一个调整,主要以孩子为主,家长根据实际给出友情建议的同时,同时还会尊重家长,从填写问卷就开始专门设计关于阅读学习的内容。这一点是我们在去年的问卷中也在尝试的,但是呈现出的家长问卷中的分析确实表现得比较积极,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却推动的比较困难,这或许跟我们之后的家长资源的挖掘不够充分还是有关系的。
顾校长学校的实践更凸显与有一位领袖家长拉动着一个核心组再去带动一个年级一个班级的1+ X组织运行模式。这样用家长带领家长的方式,确实能够唤醒许多家长的学习意识。然而,这需要一些志同道合的家长共同努力共同学习。然而在我们的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家长大多还是为了应付老师,当然也有极少部分的家长会非常认真地阅读,他们总在说这样的书,我看不懂这么专业的书,好像也不适合我们阅读。不得不说,你相好的研究需要研究者的真实的分析,同时也需要志同道合的家长和孩子的一同成长。
三、有真实的学习自觉,更有真实的研究呈现。
整篇文章给我们呈现了如何推动家长在寒假中与孩子一同成长投入到终身教育学习的一个情境中。与此同时,你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他们与我的不同在哪里?我更多的呈现于由我来引导家长阅读,顾校长的团队更倾向于能够让家长来带动家长,阅读的导向性是不同的,而且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家长的参与度以及孩子的认可度,教师的引领都是完全不同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有高度的研究,也是有深度的研究。
一个真正的研究者真的能够给我们很多的启迪,一个优秀的研究者真的能让我们大开眼界,什么样的研究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研究才是能够增值的,看了顾校长的文章真的让我醍醐灌顶。
我非常喜欢文中的最后一段话,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家长主导的一➕x共读活动不断推进,更多家长的学习将更真实的发生。家长的发展内涵将根据广度和深度,家长将给予孩子更好的陪伴和合作。此刻我也想说,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家乡更好的合作,随着家长学习意识的唤醒,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家长能够与老师更默契的合作,更真实学习状态发生,更好的能够推动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共同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