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8小时,读完这本耶鲁大学毕业的人类学博士结合自己专业领域的多年的知识,用风趣幽默自嘲的自传角度给读者呈现了自己为了孩子搬到纽约商业高层汇聚地—上东区后一系列的育儿大战的经历。
本书告诉我们以下几个真理:
一、这世界就是剧场,当前排的人站起来,后排的人也不得不这么做
如果你是个妈妈,你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全市首屈一指的学校就读,你希不希望孩子们过相对空间和格局大的生活,让孩子能结交优秀高阶层家庭出来的同伴当少年的玩伴,然后一路走在一切的最前端?
也许你会说,“不,我不会,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快乐。”
我记得我有个好闺蜜的姐姐是当年全省的尖子生,在那个年代从偏远郊区参加高考一路过关斩将的变成状元是相对纯粹的学霸,她深知自己该努力是什么,也了解快乐是什么,当她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她从来不给孩子任何压力,没报任何辅导班,只希望他吃好玩好每天开心最重要,所以没有和其他妈妈一样焦虑的让孩子上英语班,画画班,学前班等等,等孩子上了小学一年级后,有一天哭着回家告诉同学的姐姐“妈妈,我好难过,全班同学除了我他们都会拼音,他们都读了学前班,在学前班提前学了拼音,所以老师决定跳过教拼音这部分,妈妈,我怎么办,我不会拼音。。。。”可想而知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美丽的同学姐姐自然会领着孩子去学校和老师理论,老师也非常无奈,为了教学指标,压力很大,不能为了一个小朋友而拖后全班的进度,不往前赶进度就没法在学期终的时候达标合格通过各项评比考核。。。。不无意外的两个解决方案,要不自己给孩子补习拼音,或者,像我同学的学霸姐姐一样,愤然离开体质内学校...
这世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无论是一、二、或三线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学英语绘画甚至奥数,每个孩子周末的时候都在频繁穿梭在各种辅导班之间,每个妈妈都在焦虑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悄然之间,当你是个妈妈开始,世界这个剧场变成前排的人站起来观看比赛,而后排的人也不得不站起来,再后排的人也开始站起来,甚至不得不踮起脚尖甚至站到凳子上。这不代表你违背的心性,也不代表你不在纯粹,书中作者带着对人类学的研究眼光一路观察,密集育儿,融入群体其实都具用共性,并不违背高级灵长类动物的本性。
二、有钱,有选择的余地,其实也是种诅咒
小时候,我记得我的愿望是长大了后能想怎么吃大白兔奶糖就怎么吃,刚上班的时候终于可以实现了赚的钱够买大白兔奶糖,但那时候零食流行吃牛肉干,但是牛肉干很贵,那时候大概需要二十多块一袋,于是我和自己说,什么时候能想怎么吃牛肉干就怎么吃牛肉干该多好...就这样一路下去,等牛肉干可以随意吃的时候,当初吃痛快的吃牛肉干的心情已然不在,又会有更庞大的问题和欲望出现,小时候吃第一颗大白兔奶糖的甜爽感依然还能在唇齿间回忆起来,但是当年的那种简单纯粹的快乐却一去不复返。
我在大院里长大,身边所有的孩子们上的都是爸妈厂里的子弟小学,子弟中学,一路上来,所有儿时的发小都是幼儿园就一同长大起来的小伙伴,那时候,大家的爸爸妈妈都在一个厂里上班,阶级分别并不大,至少在我们的心里没有那么明显,家家的房子都差不多,甚至房子里几件家具也都标配得无差别,小伙伴们一起放学约好到其中一家先写作业,那个年代没有人会去上辅导班,写完了玩打沙包,踢毽子,跳格子...天黑了就鸟散回各自家吃晚饭,就这么在幸福无忧无虑的童年里长大起来,等长大了毕业分配到北京,结婚生子后,才体会到现在社会的残酷,西城区,海淀区。。。中关村一二三小,清华附小,北大附小,人大附小,这边的学区房,那边的学区房。。。书里作者形容的那一切,幼儿园,小学,中学。。。。什么时候开始,我也是个焦虑的妈妈,什么时候开始,小朋友们不疯玩扔沙包,拍球,跑跳嬉闹,每天每周都在忙于各种孩子的辅导班的路上,原来世界真的变了,差距忽然这么大,阶层这么明显,连住那个区,开什么车,工作做什么,是否经济稳定富足,拿什么包,带什么首饰,去哪里旅行...都会变成别人不经意间审视并界定你的阶层的标准...上流社会的一系列潜规则下,掌握越多的资源,却如同被加上了更多的诅咒,于是,身边每个妈妈都会不知不觉里变成了战士,不,变成圣斗士,为了捍卫孩子能在最好的环境里成长,每个妈妈都使出十八般武艺像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猎犬,用有限的资源为孩子们寻找尽可能的无限的未来。全世界每个角落都有一个“上东区”,全世界的妈妈都希望孩子们能有更好的平台,更好的未来——so,全世界的妈妈都一样,是妈妈就是战士。
三、很多人的人生,以及他们的幸福快乐,包括她们存在的价值,都仰仗她们完全无法控制的人事物。
著名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我们经受的大量的痛苦,源于我们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我们试图向不能控制的领域中的某些东西实行全面的主权”。我们无法控制的事其实有很多也很明显,比如孩子,比如变老,然而这些事却是每个妈妈试图控制的,更别提作者笔下的上东区妈妈,物质,势力,奢靡又怎样,在无法控制的人事物面前,一样拼尽全力也是留不住时间的痕迹,以及必须要面对的遗憾,不过书中对健身那段还算励志,恰恰说明了人类可以控制的其实真的只有自己。
四、在坏事会发生的世界里活下去
无论你多有钱,有私人飞机又如何,当妈妈保不住肚子里已经6个月大的孩子,或者长到3岁突然夭折的孩子,无论你有多少钱,也一样无法阻止命运给你安排的坏事发生,书里这段关于作者亲身经历失去腹中女儿的描述非常动人,毫无预料的被泪奔,无论是怎样阶层的灵长类动物,面对生命,我们无法选择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尤其是当你是一个妈妈,要承受别人无法理解的痛苦,从坏事发生的那天起,这件坏事会一直缠绕着你,上东区的妈妈们,也只是披上了更坚强更冷酷的外衣来遮盖住伤痕累累的内在。
五、在混沌里保持最初的纯粹
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不焦虑的妈妈,在金钱堆积的精英聚集的上东区更是,每个妈妈都是全职,生活的花销来自丈夫,每个妈妈都有失眠或迷恋酒精药物的恶习,关于美颜和身材更是拼尽全力,仿佛时时刻刻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躲避枪林弹雨,这条路不能回头也无法回头,其实所有的一切,源于一个词--“欲望”,孩子,自己,老公,钱,权,地位,等等和欲望二字息息相关也成就了焦虑的溯源。
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应该是一种警醒,是,没错,你的孩子出生的时候,一场竞争就已经不得不开启,你也不得不学会在竞争总为你和孩子找到正确的位置,然而本心和初衷是什么?我们可以踮起脚尖越过前排看比赛,我们也可以拼命去努力做认为是对孩子好的事,但最初的本心呢,我们都无法做一个静待花开的妈妈,也不可能不焦虑,只是每次焦虑来临的时候,请静下心来,去想想最初的你在哪里在做什么在想什么,本质的力量是什么,最初的夙愿又是什么,是满足自己的欲望还是为了契合孩子们的成长?理清思路,时时回顾,在跌宕前行里可以和焦虑同行,但记得在焦虑里寻找最初也是最终的纯粹。
读《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有感
写于2019年2月2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