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日更1000天计划的第一百六十一天
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投票的问题,比如单位组织外出旅游有几个目的地可供选择,朋友聚会讨论要吃什么菜,甚至是公司年终投票选择优秀员工等等。
但是,当我们做出这些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最后的结果和自己的选择经常不一致,或者说,和投票前大家私下讨论的结果有出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我们先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三个人一起出去吃饭,有三种菜系供选择:日料、火锅、港式茶点,而这三个人喜欢的菜系选择偏好不同;
A心目中的顺序是:日料、火锅、港式茶点
B心目中的顺序是:火锅、港式茶点、日料
C心目中的顺序是:港式茶点、日料、火锅
如果三个人进行投票,最终会选择哪种菜系呢?
二
假设让这三个人在日料和火锅之间做选择,那么,根据他们的偏好,A和C都会选择日料,B会选择火锅,最终就一起去吃日料;
再假设让这三个人在港式茶点和火锅之间做选择,那么,A和B都会选择火锅,C会选择港式茶点,最终就一起去吃火锅;
还有一种情况是让这三个人在日料和港式茶点之间做选择,那么,根据他们的偏好,B和C都会选择港式茶点,A会选择日料,最终就一起去吃港式茶点;
可以看到,以上三种菜系都有可能最终胜出,在做出选择的过程中,三个人也都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的,并没有任何违心的事情发生。但最后的结果,完全是由组织投票的人决定的,他们面临的选择是什么,最终就会决定去吃什么菜。
假设A组织投票,因为他最喜欢吃日料,所以肯定让大家在日料和火锅之间做选择,最终的结果就是去吃日料。
三
以上这种情况,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律”。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有多种不同选择的情况下,依靠多数投票选择的结果,不一定能反映出大多数人的意愿,选择的结果其实是循环的。
换句话说,大多数人的意愿,可能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概念,很多“大多数人的意愿”,看起来是表达自己的意见,实际上只是他人引导和设计的结果。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避免陷入循环呢?
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不要让人们投选票,而是投钞票。
再回到上面三个人的例子,让他们给对应的菜系标上人均价格,比如吃日料愿意出多少钱,火锅愿意出多少钱、港式茶点愿意出多少钱。当大家把自己的心理价位都标出来后,很快就能决定最终去吃哪种菜系了,这时候的决定,也不会出现循环。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看到,单纯用权利来投票,只能反映出投票人意愿的有无,但不能够反映他们意愿的强弱;
而用钞票来投票的时候,人们意愿的强弱就会被精确地反映出来,并加以计算,最终会选择出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决策。
当选择向钱看齐的时候,往往就是做出标准答案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