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老者,个人特别喜欢安静,喜欢躺在摇椅上晒晒太阳,逗逗鸟,觉得这样是人生晚年一大幸事。然而,当身边经常多了一些小孩叽叽喳喳吵闹之后,一切都变了,老人不能安心休息,还会被几个孩子吵得心烦意乱。
后面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给每个玩耍的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
第二天孩子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他们这些。15美分觉得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有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而玩了!
你有没有发现在这件事儿的过程中情绪在流动,在互换。
老人既不影响心情,又十分省力的把事情完美的解决了。情绪也从开始的心烦意乱到开心。
而孩子呢?也从原本肆无忌惮的开心玩耍到勃然大怒的离去。
是什么造成了两种相反的情绪发生了互换,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
老人并没有选择破口大骂,或者给孩子糖吃哄他们离去,而是给孩子钱,让他们把玩耍当成一项工作,并且给他们工资。把原本先天使然的嬉戏赋予了带有目的的工作性质,并且产生了利益。随着利益不断的减少,当不能达到期望值之后,孩子出现了不满意,继而也不愿再去做了。
大家想想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这种类似的方式的运用呢?
有这样一个话题:孩子做家务,应不应该给他零花钱?
可能有些人还会问,要不要让孩子还在做家务?或怎么能让孩子做家务呢!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宝,全家人围着转,家务活都是大人的,哪有小孩子的事儿,况且做家务太累了,有时间做家务还不如做几道题,孩子只要学习就好。
随着全国教育素质的提高,家庭教育也是很多父母在意的,有些父母也开始为了锻炼孩子,在家里布置家务作业,比如说洗洗碗,给奶奶端泡脚水等等家务,有些父母还制定了相关家务的价目表,如下图
来源百度看到这里,有没有一点熟悉的感觉。
给零花钱的父母和老人应对小孩的方式惊人的相似,都是用给孩子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回过头来想想老人和家长的出发点各是什么呢?
老人是因为嫌弃孩子吵闹,造成了情绪上心烦意乱,想要快点让孩子们离开他家,不给他捣乱,所以他找到了解决方法,给孩子钱,让孩子把玩耍当做是为他服务,并且把服务的费用从20美分,降到了5美分,孩子产生了不平衡或者觉得不值得的情绪,也就不愿意继续为老人玩耍了。
那父母的初心呢?我想有这3点:
1.想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2.让孩子有家庭参与感。
3.想让孩子知道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
那我们不妨先问问自己,如果让你做家务扫地0.5元/次,擦桌子0.5元/次的你愿意吗?
有一种声音会说:我不愿意!这点钱浪费时间,不如逛逛淘宝,刷刷抖音,而且现在都请人做清洁了,那还自己做呀,老土。
也许在小的时候1块钱是很宝贵的啊,但现在1块钱可能丢在地上都没人捡了吧。小学一年级挣5块钱的零用钱开心老半天,初中一年级挣零用钱10块钱你可能也没多大感觉。
这样的家务零用钱游戏到后面可能就会出现这四种情况:
第一种:开始的扫地0.5/次,擦桌子0.5/次,随着孩子长大,父母会觉得这样的零用钱太少了,自主的上浮调整单次价格。
第二种:扫地0.5/次,擦桌子0.5/次,不会调整,父母只是觉得有这样一个规矩或由头让孩子锻炼一下,做不做都还是要给其他零花钱的。最后也就成了一种形式主义了。
第三种:扫地0.5/次,擦桌子0.5/次,这个价格父母坚决实行,孩子嫌弃钱太少不愿做,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从而产生一连串的家庭冲突。
第四种:父母只是一时兴起而为或者觉得可做可不做,没过多久也就不让孩子做了。
心理学有个“自我知觉理论”,意思是大脑会根据最近的行为来判断自己的态度和感受。如果你和孩子说,做家务就给钱,他可能觉得自己做家务就是为了钱,而不是他主动帮忙分担家务。那些本来就喜欢学习的孩子,如果你经常给物质奖励,也容易模糊掉他学习的动机。
读到这儿想想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吧!
可能很多父母会讲,我也没想到会这样啊!我这样做有什么错!你只会说不自己带孩子你什么都不懂。
这不是你愿意的,但是会有另一种声音会告诉你:我愿意没有任何酬劳的做家务,因为我是家庭成员应该承担家庭责任,为家人分担家务这完全是我自愿的,是我自己的选择。
父母用付酬劳的方式来对待做家务这件事,无非是父母想要通过给零花钱来作为奖励,激励和表扬孩子。其实表扬孩子的最好方法,是要让他觉得是他自己选择了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因为外在的奖励,这样才能帮他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认知。
作为家庭成员,在这个大家庭大团队他在积极的参与劳动,为这个集体做贡献,这个家越来越好他也是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