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朋友和我说,因为疫情的关系,他们公司决定裁员,而他就在裁员名单上。
他不得不重新找工作,更要命的是他不知道该找什么工作,仿佛瞬间被抽空。
这样的剧情,还在不断上演。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自己在公司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是“不可或缺”的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坦诚地面对自己。
假如你回答是否定的,不要紧,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讨,如何才能成为公司的“不可或缺”。
1. 成为公司里的专家
每天朝九晚五,你可能很少去思考,如此努力奋斗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是做一个好员工吗?如果是,那好员工的标准是什么?
每天不迟到,不早退
勤勤恳恳,每天加班到深夜
对老板忠心耿耿
你以为,这样就是老板眼中的“好员工”。
但是你错了,老板眼中的“好员工”不长这个样子。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中村修二,在工作中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人。
他在日亚化学工业工作期间,据说只要他投入到研究中,就不接电话,不参加会议,经常违反公司的指标。
而且在他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还发表了极具挑衅的言论,声称:“愤怒是研究的原动力。”
这样的员工,怎么看他都不是一个“好员工”,甚至是一个很难相处的员工。
但事实上,在老板眼中,他是老板们都争着要的“好员工”,因为中村修二发明的蓝色发光二极管,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他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为什么会这样?
在企业经营的三要素中(人员、商品、资金),其中人是最重要的,而专家是人里面最核心的。
不管你在什么岗位上,想成为公司的“不可或缺”,你首先要成为一个专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2382965/2a5d2bc1d1c9f1b5.png)
2.为公司带来现金流
公司是营利性组织,为了生存,必须能产生正向的“现金流”。
这里我借用了财务中“现金流”的概念,什么是现金流?
现金流是指公司营业额减去费用,剩下的这个现金数额,简化下,可以约等同于企业的利润。
想成为公司的“不可或缺”,你必须能给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现金流。
具体到工作中,你就要常常思考,你的工作成果能不能用钱来衡量?能不能给公司带来正向的现金流。
前面提到的中村修二,他有过人的研发能力,研发出的产品能给公司带来经济效益和经济回报。
反观你自己,你的的工作为公司带来了什么,能否用钱的金额来具体衡量。
也许有些人会说,我又不是在销售部门,没有业绩,我怎么知道自己给公司带来了多少现金流。
这里有一个常见误区,很多人觉得只有销售才能给公司带来现金流。
其实不然,即使像行政、财务、技术部门属于“成本中心”的部门,也是能为公司创造现金流,只是衡量的标准不一样而已。
衡量“成本中心”价值的标准,应该是为公司省下了多少钱,而不是带来了多少收益。
我们用行政部门来举例
比如说你是个行政人员,公司平常会有大量的纸质文件在各个部门之间流通,比如各种文件审批、工作报告的存档等等这些。
你觉得大量的纸张使用对公司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于是你想到无纸化办公,你找到一款非常适合公司的办公流程的OA系统,并且不遗余力地在公司内部进行推广,解决大家在使用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
最终,在你的努力下,你让全公司都用上了这个新系统,减少了2/3的纸张使用,成功为公司节省了一大笔费用,同时你还提高了公司整体的运营效率。
这就是你的价值,虽然没带来流入的“现金流”,但是减少了公司支出的“现金流”,某种意义上也相当于给公司创造了“现金流”。
想成为公司的“不可或缺”,你要么成为“赚钱”的员工,要么成为“省钱”的员工,如果两者都不是,那你可能就危险了。
3.你要拥有“老板”思维
我们都知道,公司中最大的是老板,人人都想成为老板,但是老板只有一个。
短时间内,在身份上你可能无法成为老板,但是,你可以在思维上,努力想老板看齐。
老板最需要的,也恰恰是能站在Ta的立场思考问题的人,因为他们会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比如说你是个销售,你发现你们公司产品出了点小问题,这个时候客户又急着向你买货,为了单月的销售额和奖金,你会毫不犹豫地跟客户推销这个产品,让他们购买。
因为你可能是这么思考的:如果客户对产品不满意,跑来投诉,你可以把烂摊子交给你的上司来解决,即使最后解决不了,你还有最后一条路——辞职走人。
但如果站在老板的角度,我们就不会这样去思考问题。长远来看,我们想和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发现产品不行,你不会贸然地销售出去,而是先按住不卖,然后向公司反馈寻求解决方案。
因为你知道,后面一定会出问题,而出了问题,就会损害产品的口碑,进而影响公司的品牌形象。
你看,换种思维去思考问题,我们都会做出截然不同的行动。
能站在老板角度思考问题的人,才是对公司“不可或缺”的人。
4.结语:从优秀到卓越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要成为公司的“不可或缺”,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①成为专家:你必须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学习,不断积累。
②为公司带来“现金流”:你必须是一个能为公司“赚钱”或者“省钱的”员工。
③拥有“老板思维”:站在老板的角度,用长期视角来思考问题。
我们总是一步一步由平庸逐渐变得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而这个过程,让我们变成了“不可或缺”
我是【飞翔的海马】,80后知识猎人,专注知识管理与认知升级。欢迎关注我,一起学习如何学习,用学习活出100种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