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千差万别,但是人生的轨迹却总是惊人的相似。大多数人都会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一个重要的时期——迷茫。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两种。
其一:想做很多事,但是不知道哪些事对自己是真正有价值的,所以一个也不想放弃,所以很忙碌,但同时也很空虚。
其二:明明有很多事可以做,也能够认真到重要性,甚至对于自己的未来也很明确,但就是在当下这个时刻,提不起劲来奋斗。所谓动力,非爱即恨
我们常称之为“堕落”,往往“堕落”都是“自甘”的。完成手头上的工作,或者复习今天学习过的专业课,我们都知道这很重要,可还是经不住游戏、视频、微博等诱惑。手机虐我千百遍,我待手机如初恋。只要手机招招手,立刻就像失了魂魄般向其靠近。等到时间大把大把的被浪费了,才自责、后悔。心里当然难受,也时常会焦虑到半夜睡不着觉,但是第二天,还是重蹈覆辙,依旧内疚失眠。
因为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时期,所以深有感触。
在我成为一名正式的口语老师之前,有过很长一段时期的蛰伏期,具体表现为跟我同时期进入的小伙伴都逐渐比我优秀,而我,却一直在原地踏步。
看着差距逐渐拉大,当然局促不安,我也会想如果做了这个那个,是不是也可以有更大的进步。但是每次当我想要去做的时候,总有一股洪荒之力阻碍着我。我退缩了。因为内心不认可我是个会主动的人,我还是觉得没有必要PK,没有必要积极。我压根就不是这样的人。结果就是一边纠结,一边安慰自己这样挺好的。
这是一个漫长而无果的过程,直到一个转折点的出现——
在一次全公司的表彰大会上,我看着跟我同时期进入的小伙伴,80%以上的人都得奖了,而我居然是那20%。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一直以来自视清高无所谓的态度终于让我在现实里彻底失败了。
你选择了一个环境,就必须接受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规律。
在那次之后,我才真正开始审视自己的态度,才真正意识到周围优秀的人真的很多,而且他们比我更愿意抓住每次机会,而我一直是个不喜欢争抢的人,如果有人要跟我争什么,我就觉得我让给你好了。但我开始意识到,这样的认知很恐怖。如果作为一个公司的新员工,每次机会降临时你都让给别人,领导怎么可能看到你的价值。最后你就只能被超越、被淘汰。所以,我开始渴望去抓住机会。
即使过程中也会忙碌或疲惫,我都告诉自己:先做了再说。谁让我自己能力不够,有什么资格说不呢?所以,接下来的每一次PK,每一次发言,我都不再犹豫,不去思考自己到底适不适合的问题,只让自己放手去做。哪怕犯错、丢脸,装作不在乎,心里告诉自己:Enjoy losing face!
所谓动力,非爱即恨回顾这一段路程,我总结两个经验点。
一、 不管什么事情,先让自己有能力去做到。只有做到的人,才有选择权,才有资格说“不”。因为这时候你不做,不是你不会,而只是单纯的不想。如果别人质疑你或者你的团队,你有能力分分钟秒杀。做到的人最有说服力!
二、 所谓动力,非爱即恨。我会奋起一搏,完全是因为实力被别人碾压,被戳到痛处却又无力回击。所以我恨,恨自己没实力还孤芳自赏。而现在,我依然会去做一些我可能一点也不擅长的事,比如写作,比如跳舞。那是因为我爱,爱我的学生,所以想要告诉他们,如果我可以做到,那么为什么你不可以呢?
如果别人可以做到,为什么你不可以呢?
如果你也日常迷茫,感到力不从心,不如放下自己的高姿态,尝试为别人做出一些改变,为了那些你在乎的人、事、物。背后默默付出并关心你的父母、亲人、朋友,已经投入的时间、金钱、精力,未来可能会让你痛不欲生的来自别人的实力碾压。
如果可以,不要恨,去爱吧!
所谓动力,非爱即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