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知林徽因,还是在学校。 以前的我们阅读比较偏向于小说,特别是仗剑走天涯的武打小说,对一些人文人物的关注不多。再加上那时刚上大学,有情呀爱呀有些蒙蒙懂懂的说不出来的好奇和羞涩。那天的语文老师是临时来代课的,个子瘦小,皮肤也显黑,一头长发倒是很抢眼,她上了一下课,或许当时的课堂气氛不适合发挥,老师临时很随意地问我们: 你们知道徐志摩吗? 大家都说知道,听说过,老师说:那我给你们讲讲徐志摩的故事吧。 于是,由着徐志摩,了解于是林徽因,但是,当时,我们只是记住了似乎很复杂的成人世界三角恋。 比如: 徐志摩喜欢林徽因,因为她还离了婚,结果林徽因不喜欢他,而是和梁思成成婚了。 而徐志摩后来娶了陆小曼,最后是因为赚钱打飞的,空难死了。(这里其实就已 经存在以讹传讹的成分, 真正的原因是徐志摩打飞的是为了听林徽因的讲座。陆小曼是躺枪了) ,在《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里,收录了几篇文章,是林徽因纪念徐志摩的,里面写得非常详细)老师还讲了金岳霖地林徽因一生的痴念。 其它的都不太记得了,就留下了这么个纠缠的情感关系,那时的我们都好八卦啊。 特别是这老师在讲诉的过程中,眼皮半耷拉着,那种嘲讽又象是想往的表情,也留给我蛮深 的印象 。
总之,“你是人间四月天”这句话就是当时,拜老师所托, 一直记得住, 就是莫名的感觉这人间四月天一下子多了许多暧昧不清的情愫。再加上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也讲四月。 刹时觉得四月特别美好。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里,收录了林徽因的作品,有散文,有诗歌,有关于时事的一些看法,也有书信往来摘抄, 再加上了解到她的建筑师方面的才华以及成就,她就越来越立体。
林徽因肯定家学渊源,再加上出国留学的经历,本身就超出当时代的大部分女性,可以说,在她的朋友圈里, 那真是“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 随便扒拉几个都 是赫赫有名的: 梁思成、徐志摩、鑫岳霖、胡适。托尔斯泰。。。。(她在托尔斯泰访华时,全程陪伴做英文翻译,)
我觉得林徽因对爱情的态度很明确, 她非常明白喜欢与生活是两回事, 和徐志摩一同在剑桥留学,说不喜欢,我认为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但是林微因更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喜欢做什么, 事业是什么,她喜欢美术,进而喜欢建筑,她清楚地认知到梁思成才是一生最好最合适的伴侣。 就象我们现在有人会讲:有人适合做朋友, 有人适合当伴侣,有人则适合做情人。 情侣之间可以代侬我侬,密里调油, 但是爱人则是一生相伴,共同经历生活的所有琐碎。 徐志摩是才子,有激情,可对于林徽因来讲,那些可能会有些华而不实。 她和梁思成共同在中国那条事业上的奠基,共同深入乡村深山老林,去发现保存研究古建筑。 由事业得出的满足感,是徐志摩所不能给予的。 而且徐志摩情感太热烈,因为自己爱上了林徽因就自己作主轻易休了张幼仪,反倒使林徽因背上了许多骂名,也是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所以,我认为林徽因非常人间清醒, 非常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爱的是什么人。 梁思成的大度,梁思成的博学,以及双方家庭的渊源, 最终,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则不是世人想当然认为的才子佳人,(当然,梁思成也是才子, 内才。 世人眼中容易看到的则是象徐志摩那样 类似有明星气质的才子。 )
林徽因很有才情,拜读了《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文笔比较慢,时不时不金句, 我比较喜欢其中有一文《钟绿》写的是一个美人的故事。 林有自己对美人的见解:所谓美人,各人各眼,没见到美人时,深 以为憾事, 但当真正见了美人,且是符合了自己审美的美人, 才会发现,原来,美人是真的存在的。 我们常讲美人, 其实,世上哪人长得士全士美的人,就算是按书中的长相,世人要挑毛病也 大抵是挑得出的, 所以,美人的概念在每个人的心中,你喜欢的未必是我中意的,我看中的或许是你厌恶的。 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 美到骨子里,应该是指除了外相外,还包括喜欢内在的吸引。
林微因很敬业。 在与梁思成共同在建筑以及保持古建筑的事业中,从不显示娇小姐的样子,事 事 亲力亲为,与村民打交道,或许她年轻轻就逝去,也同这梓的一段劳累有一定的关系。
她对待朋友的态度很大气, 合得来就合, 合不来就散,不磨几,非常爽利。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我依然喜欢将这句话说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读一本书,了解一个人, 向一个人学习。
读一本书,直接体验书中人物的体验, 虽然不比亲身体验来得酣畅淋漓,却也是性欲比最好的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