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季驯的教训(2)

作者: 山东田夫 | 来源:发表于2019-11-11 14:58 被阅读0次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回,被蛇咬了两次的潘季驯多了个心眼。他跟皇帝叫起了板,讲起了条件。万历皇帝也不客气,答应了他的全部要求:

朕命潘季驯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工部侍郎、总理河漕兼提督军务”。
“河北、河南、山东和江苏等黄、运所经区域巡抚一律听从潘季驯指挥,文官五品以下,武官四品以下,凡对治河工作有阻碍者,可由潘季驯直接提审惩罚;有功劳者,可由潘季驯直接保荐升赏。″

有了皇上的“尚方宝剑″,潘季驯更不客气,向皇上立下了“三年为限,如治河不见成效,甘受军法论罪″的军令状。然后,他提着皇上的“尚方宝剑″,揣着自己的军令状,信心满满地上任去了。

当然,潘季驯怀里揣着的并不仅仅只有一张军令状,还有一份革职在家时完成的《河防一览》。于是,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束水攻沙″工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结果,不但提前一年时间完成了军令状,还保证了刘邦的老家很多年也没有发生习惯性决口。潘季驯,如同景阳冈下来的武松,一时间成了大明朝最红的网红。但,天有不测风云。他的后台老板、改革家张居正死了。

人们常说“人死如灯灭″。但张居正的死,灭的可不仅仅是一盏灯。死后的张居正被挖坟抄家,长子自缢身亡,全家饿死者竟然有十几口。对此,潘季驯不但不积极肃清张居正的余毒,还直接为张居正打抱不平。

他给皇帝上疏,认为“治居正狱太急″,“至于奄奄待毙之老母,茕茕无倚之诸孤,行道之人皆为怜悯。″这还不算,当时内阁首辅申时行一伙和御史李植一伙正斗的热火朝天,申时行一伙马上就要败下阵来。但潘季驯却看不清潮水,死乞白赖地支持申时行。结果可想而知,潘季驯再一次被削职为民。

老天爷好像在暗中较劲。潘季驯一下台,黄河水患便接二连三地发生,甚至拐带得帝国的大动脉运河也不能通航。

无奈之下,朝廷只好第四次起用已经67岁高龄的潘季驯。不出所料,潘季驯又一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次成功之后,潘季驯却非常意外地没有受到处分。不但没受到处分,皇上还晋升他为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

虽然潘季驯这次没被朝廷处分,但他却自己把自己处分了。因为他已经71岁了,他已经心生倦意了,他要安度晚年了。于是,万历皇帝批准了他的退休申请。四年后,潘季驯与世长辞。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潘季驯的教训(2)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回,被蛇咬了两次的潘季驯多了个心眼。他跟皇帝叫起了板,讲起了条件。万历皇帝也不...

  • 潘季驯的教训(1)

    明嘉靖四十四年七月的一天,佥都御史潘季驯接到朝廷任命他为总理河道,协助工部尚书兼总理河漕朱衡抢险救灾的任命书。因为...

  • 潘季驯的教训(3)

    潘季驯一生四次治河,前后历经二十七载。他“轺车所至,更数千里″,“日与役夫杂处畚锸苇萧间,沐风雨,裹风霜,″虽历尽...

  • 潘季驯

    潘季驯(公元1521--1595年),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二十九岁中进士,入仕途,授九江(今江西...

  • 潘季驯(续一)

    首任河官 潘季驯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落的时期,宦官专权,国力衰微,水患频繁,民不聊生。 嘉靖四十四年...

  • 外行能干内行活吗

    潘季驯,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浙江吴兴人,明清两代最伟大的水利学家。 这位兄台高考成功后被分配到江西九...

  • 潘季训治水

    万历年间,黄河大患,河南更是连逢水患,工部特拨二十万两白银,重新启用潘季驯修整河道,考虑到他年事已高,还专门...

  • 电影——《驯龙高手3》

    今天中午,爸爸带我去看《驯龙高手3》。这是我最喜欢看的电影,第1季第2季我都看过了。 到了电影院,刚坐下,电影马上...

  • 为梦而生,即便执着

    花了许多时间去得到一些教训,或许还没得到教训也说不定。 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壮丽河山还是桀骜不驯? 看了许多书,...

  • 猫驯记_目录

    猫驯记_1_碰瓷 猫驯记_2_食欲 猫驯记_3_异状 猫驯记_4_瘟神 猫驯记_5_战瘟神 猫驯记_6_医院的日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潘季驯的教训(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tqv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