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说过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那深井效应

听说过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那深井效应

作者: 井蛙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4-08-17 05:20 被阅读0次

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简简单单一句就道破了天机。

无论我们乐观还是悲观,原生家庭的影响就在那儿。

好习惯、坏习惯都能找到原生家庭的影子。

现在,关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已基本为人们所知。

那原生家庭对未来身体的影响你知道多少?

今天分享的书将告诉我们,原生家庭对我们的身体影响到底有多大。

书名:深井效应:童年经历如何影响未来身体健康

作者:【加拿大】娜丁·伯克·哈里斯

译者:卓千惠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娜丁·伯克·哈里斯是全球知名儿科医生,这本书是她的成名作。书中用科学实证告诉我们,养育孩子的底线是避免童年创伤。

下面我们就跟着作者的探寻之路来了解什么是童年创伤?什么造成了童年创伤?如何应对童年创伤?

拥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学学士学位、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学位、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博士学位的,并进入斯坦福大学肿瘤科病房实习的娜丁·伯克·哈里斯,起初并没想到未来会进行童年不良经历研究。

她对童年不良经历的研究,由一份被意外批准的计划书——《在旧金山市健康状况最差的湾景区开办诊所的计划书》——开启。

在计划书的执行过程中,作者发现:提供了各种医疗服务后的湾景区人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健康风险,并锁定这些风险与毒性应激反应和童年不良经历高度相关。

毒性应激反应:一种强烈的应激反应。不仅会对心理造成深远影响,还会引发一系列不利于健康的生理变化。

毒性应激反应的强度与持久度都比一般的应激反应更高,而且它会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造成影响。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毒性应激反应还可能对身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毒性应激反应的生理机制较为复杂,详细解释网上都有。我只简单说明下大概意思。

我们的应激反应系统就像一根橡皮筋,弹力就是它的反应。

你不拉它就不反应,一拉它就有反应。

正常情况下,拉力与弹力是平衡的,作用强它也强,作用弱它也弱。

但它的反应是有限度的,拉的过长(强度太大)会断,拉的过久(持久度太高)会乏。结果就是失去反应能力。

作为一个身处复杂环境的高级生物体,我们的机体是必须时刻通过应急反应进行调节的。

就像橡皮筋一样,我们的应激反应也是有限度的。毒性应激反应就像超过限度的拉力,会使应急功能失衡。

应急功能受损,调节就会失衡,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受到影响。心理、生理等健康问题就会出现。

它引发的可能是慢性疾病,也有可能是多个系统的疾病。

还会造成酗酒、滥用药物等不良行为的增加。

童年不良经历:又称童年逆境经历,指18岁以前可能遭遇的各种不幸经历。

童年不良经历引起的应急反应对身心及人生轨迹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是童年创伤的根源。

诸如,家暴、身体及情感的忽视、家中有人酗酒或吸毒、与精神患者同住、父母离异、家庭成员犯罪、群体暴力事件等经历都会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

通过对本书的了解,我们将见识到毒性应激反应与童年不良经历的可怕。

书中提供的童年不良经历问卷结果显示,有过童年不良经历的人与正常情况下成长起来的人相比,罹患各种疾病的概率大大提高了。

例如,得分≥4分的人患心脏病及癌症的概率是零分者的2倍,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概率是零分者的3.5倍,出现学习及行为问题的概率将是普通人的32.6倍。出现不良嗜好的概率也极高,吸烟、酗酒、吸毒的可能性分别是一般人的2.5倍、5.5倍、10倍。

相较于某些遗传性疾病,毒性应激反应遗传给下一代的稳定性更高。关于这一点,我的感觉是,基因遗传是一次性的,毒性应激反应是持续性的。换句话说,就是基因遗传只管杀不管埋,毒性应激反应是管杀也管埋,不埋还有被雨淋醒的可能,埋了基本不会出现奇迹。所以,后者的杀伤力更大。

童年不良经历是不是很可怕。

但对于既成事实,也不要焦虑不安,那样于事无补。

我们可以选择亡羊补牢,跟着作者的脚步最大程度地减少童年不良经历造成的伤害。

在继续学习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深井效应。

1854年8月的下旬,伦敦爆发了一场极为严重的霍乱。到了当年9月的第二周,霍乱爆发中心区已经有500多人死亡。

虽然,当时的主流学说认为,肮脏的空气是霍乱、黑死病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媒介。但是,伦敦的一位叫斯诺的内科医生并不太相信这种说法。他通过进行仔细调查,把霍乱的传播根源锁定在一口带手动泵的公用水井。在斯诺的说服下,地方官员移除了水井的手动泵,霍乱得以平息。

这就提醒我们:当98%的腹泻患者都喝过那口井里的水时,是该开处方止泻还是看一下那口井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也就是深井效应的来由。

作为一个从童年不良经历走出来的人,作者娜丁·伯克·哈里斯的方法可行性是可信的。(母亲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小的哥哥也在确诊精神分裂症后失踪)

她为我们提供了如下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方法:

1、预防

①及早识别有高毒性应激反应风险的孩子,利用大脑细胞和神经突触的高可塑性及时干预。

②养育者用良好的支持和健康照顾,帮助孩子做出可适应的应激反应。

③良好的饮食、睡眠、运动等习惯。

④冥想。

⑤良好的人际关系。

2、治疗

①心理治疗。

②亲子疗法。

③睡眠调节与综合心理健康服务相结合。

④规律的运动。

⑤冥想。

最近我正在读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里面讲到了人在面对事件时的反应是不同的。

这个不同的反应源于不同的看法,即人对事件的看法。理解了它,可以有效避免对他人、对自己造成有意无意的暴力伤害。

就像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想睡的人一样,你也永远无法救活一个想死的人。

这里的想死不是心理上的,而是隐蔽在身体里的,它摸不着看不见,但它就在那里。

不知道你们小时养过麻雀没有?

如果麻雀太大了是养不活的,它会自己把自己气死、饿死。那是它对被人抓住的应急反应。

把非暴力沟通与深井效应相结合理解,不难看出想要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先要有不一样的看法。

成人看法的改变会导致言行的改变,进而减少或避免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养育者如果能调整好自己,也就能更好地关爱孩子,帮助孩子避免出现失调的应激反应系统与随之而发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紊乱。

关于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书中观点很明确:对于些生活在逆境中的孩子们,仅靠营造学习环境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健康依恋、应激管理和自我调节等方法让杏仁核有效抑制认知功能。

所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提法、做法就不要有了。弄不好这样的做法本身就会成为孩子童年不良经历的源头。

这不仅仅是一本为童年不良经历追根溯源的身心健康读物,也是一本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养育之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说过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那深井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tws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