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 一书讲到::古代人写诗不是为了给人看的,而是为了“吟”的。古人所谓“吟”,跟今天所谓朗诵差不多。因此,诗和声律就发生极其密切的关系。
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声律,而所谓声律讲得主要是韵和平仄。其中平仄的规则最为重要;可以说没有平仄规则就没有诗词格律。
我们先看这首唐诗: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在这首诗里,逢双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的字放在双数句句尾。韵的作用是构成声音的回环,也就是形成一种音乐美。
例如《登鹳雀楼》中,“流”字读liú(iu是iou的简化,它的韵腹部分也是ou),“楼”读lóu,都是收音于ou的;这读起来就显得非常和谐了。
有时候,依照现代普通话的语音去读并不和谐,这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读音发生了变化。按照古音读起来依然是和谐的。
讲到平仄规则,那就要先弄懂什么是平仄。古代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以外,共余三声都是仄声(仄就是不平的意思)。
平声大约是比较长的音,而且是一个平调,不升也不降;其余三声大约是比较短的音,有升有降,因此形成了平仄的对立。诗人们利用这种对立来造成诗的节奏美。
上面所引的《登鹳雀楼》这首五言绝句其平仄格式如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括号内的字表示可平可仄,字外带框的表示押韵,下同。)
在普通话里,平声已经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入声已经消失了,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平声好办,只要把阴平和阳平同等看就是了。入声归入上声、去声的也都好办,反正上、去两声也都是仄声。
唯有归入阴平、阳平的入声字就非查字典不可(可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同音字典》)。大概平仄格式上标明仄声而普通话读平声的字,多半是古入声。
在看以下两首诗: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唐贾, 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
“国”、“发”、“撷”、“物”、“得”、“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发”、“撷”、“得”,它们在普通话里都变了平声,而它们所在的位置是规定要用仄声字的。
“白”字在普通话里变成了平声,而它所在的位置是规定要用仄声字的。
这三首诗是严格依照平仄格式写成的。一般地说,每句的第一个字可以不拘平仄。试看第一句第一个字,“白”、“嫁”是仄,而“红”是平,第三句和第四句的第一个字,这里三首诗都是用了仄音,但是在其他唐诗中也有用平声的。
唯独像“平平仄仄平”这样一个五言平仄句式(在这三首诗中是第二句),第一个字只能用平声,不能用仄声,否则叫做“犯孤平”。
“诗韵”和“平仄”都是格律仄最基本的东西,但很重要。虽然以五言诗为例,但是可以类推到七言诗。讲的虽然是绝句,但是可以类推到律诗。讲的虽然是诗,但是可以类推到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