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中国美院艺术人文学院读研是什么体验?

在中国美院艺术人文学院读研是什么体验?

作者: 优塔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20-07-09 20:00 被阅读0次

从2011年来美院读书,已经在杭州呆了9年,不知不觉间自己也成了一个老美院,没来美院之前对美院的想象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电影《80后》的影响,那时候,我得知国美在西湖旁,一直以为出了校门就对着西湖,每天早上,在晨光中可以在西湖散步,但事实上,美院和西湖之间还隔了一条南山路,并在两旁浓荫蔽空的梧桐树中,划出了各自的界限。

虽然美院并没有真的与西湖连成一体,但也并不妨碍说,美院是一个置身于山水之间的学校,这样的环境,也许就是来美院读书的学生,最大的幸运。

人文学院在南山校区的一号楼,在六楼的平台上可以看到西湖全景,因为地利的原因,这里基本上都被划分到人文学院的势力范围之内。

想想上本科的那段日子,下午上完课从教室出来,在平台上,不知道过了多少个悠闲的下午,向东看,是繁忙错落的城市,向西是晚霞映照下的粼粼湖水,山川宁静、树木青青。雨西湖、晴西湖、雪西湖,只有长久的对西湖观看,才能领略到它的美,在记忆里一点点沉淀、慢慢显影。

上世纪80、90年代,范景中老师带领的团队以院刊《新美术》和《美术译丛》为前沿阵地,大量且系统的翻译了西方优秀的美术史著作,可以说对美术史学科在中国的建立有开创之功。

人文学院有悠久的学术传统,远在国立艺专时期,院长滕固先生就曾经留德学习美术史,寻求美术史的哲学基础。人文学院的艺术理论建设一直致力于与世界同步,其发展浓缩了现代中国艺术理论的开拓历程。

目前学院建立起来了“贡布里希纪念讲座”与“潘天寿纪念讲座”一中一西,两个国际一流的艺术、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国际学术研究的高端交流平台。查尔斯·霍普教授、尼古拉斯·彭尼教授、彼得·伯格教授、雷德侯教授,柯律格教授、杰西卡•罗森教授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学术地位的学者先后主讲。

作为人文学院的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他们开设的专业课程,还有机会与这些学术大咖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通过邮件的形式保持长期的联系,得到这些老师们的教导。

选择人文学院,就是致力于走一条学术研究的道路,三年来,在学校的生活免不了要常常泡在图书馆,学校除了丰富的藏书外,还有贡布里希与高居翰图书馆,作为贡布里希与高居翰藏书捐赠的丰厚的学术遗产,这是难得的学术资源。

人文学院在艺术史学史与方法论、中外美术史研究、视觉文化研究、书画鉴定研究、美术文献研究、金石古物研究等方向上积学深厚,每个方向的导师,都可以说是学科权威,在入学之前一定要确定好自己的研究方向,三年时间说多不多,说短不短,能在研究生期间,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独立完成一个自己喜欢的课题研究,对我们今后,不管是读书,还是独立思考的能力都大有裨益。

学院目前越来越重视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不仅开设了更多的公共与专业的选修课,也会陆续开展一些针对研究的其他语种的学习,目前已开的有德语课与法语课。除过越来越丰富的课程外,学院也会提供很多出国交流的机会,以及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会让人应接不暇,为此我们必须成为一个消息灵通人士,避免错过那些自己喜欢的课程和讲座。

以上,上课、读书、泡读书馆,书斋式的生活,虽是研究路上,作为一名学者必须要习惯的独处时光,然而,学院一直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鼓励学生多去看展,下乡实践,到人文古迹中去,接触艺术品原作,并且会把一部分用于老师研究的资金分给学生,去外地考察研究,也会给学生提供经费。

总之,来美院读书,我们一定首先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个明确清晰的目标会让你在这里获益良多,结交到更多的良师益友,打开一个丰富的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中国美院艺术人文学院读研是什么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txe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