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牌体音乐是以曲牌为单位,由干支不同曲牌按一定章法连缀成套。构成一出戏或一折戏的音乐。它是在承袭了唐宋大曲、宋词、鼓子词、转踏、唱赚、诸宫调等歌舞音乐与说唱音乐的基础上,由南戏及北杂剧确定发展,至昆曲达到成熟的一种音乐的结构形式。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唐宋时期形成的大量曲牌是戏曲曲牌体音乐借以组合的基础,每一支曲牌都联系着具体的音乐旋律和词体格律,而大曲、鼓子词、诸宫调等曲牌体音乐形式,也为戏曲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曲牌,并为曲牌的联套提供了经验和谱例。作为戏曲音乐主要结构曲式类型之一的戏曲曲牌体,在中外音乐领域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对中国传统戏曲说唱音乐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曲牌体音乐唱腔所特有的句型----短句,它具有特殊的表现力。与齐言句式相比,短句在叙事时可更口语化,更生动活泼,更易于表现戏剧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长短句能将可有可无的字一律删去,言简意赅的文词既需要也有利于发挥音乐自身的功效去挖掘并体现歌词中更为深邃的内涵。当然,整齐的七、十字板腔体唱腔也是能够运用音乐手段来渲染情绪,表达感情的。如板腔体音乐中无词乐汇的拖腔、甩腔,以及在虚字、衬词上增腔的运用等,都属于充分发辉音乐功能。而曲牌体音乐中独有的短句结构则不同,一个字就可能表达相当完整的内容,因此它不论配上多么曲折起伏的长腔,构成多么长大的独立乐句,仍能保持其明确不变的内容。在长短不等的词句上构成的乐句常有于充分发挥音乐的抒情性,长短句结构上形成的乐句常有利于运用音乐元素制造戏剧化的矛盾,烘托戏剧性的高潮。一般认为,曲牌体唱腔仅长于抒情而缺乏戏剧性的因素,所谓戏剧性唱腔,一般是指宽阔的音域大起大落的旋律进行节奏与速度、句幅与段幅结构的鲜明对比,调式调性、声音色彩的各方面强烈变化等等而言。其实曲牌体音乐作为戏剧音乐在我国至少已有八、九百年历史,至今不仅未被淘汰绝迹,有的剧种还长盛不衰,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就拿长于抒情的昆曲来说,其音乐中的戏剧性因素就不少。灵活多变的长短句文体对音乐戏剧化是极为有利的,值得我们去挖掘、继承长短句。
戏曲曲牌体虽然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虽然在句式上,曲牌体有短句这一独特的形式,但改变不了曲牌体剧种音乐在表现情节的戏剧性冲突方面,音乐的戏剧表现力不足,妨碍了音乐戏剧性的发展。也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引发了l7世纪明末清初的梆子腔以及后来皮黄腔的出现,并创造了戏曲音乐板腔体的结构体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