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店的时候其实一直蛮期待这本书的,因为封面上写的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就像一本修仙秘籍,学完了就能羽化飞仙,于是我真的超级期待。
然而实际看的时候,我不得不说阅读的体验真的是灾难性的,以至于我想做笔记却无从下手。一路义务教育走过来的我们应该能知道,学习一个新知识点的时候,书上写的往往是背景的介绍、提出问题,而后探索归纳,最后总结出一个通用的数学公式,完事儿了往往还给你一道习题,照着去熟练一遍公式。
而这本书呢,写满了一整本的公式…
除此之外,没了。
当然不是说这本书没有价值,毕竟满满的公式就是满满的干货,这一点确实是非常有用的。但问题在于读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光写满公式并不能让我们实际地融会贯通,好一点的可能学会了照猫画虎,差一点的可能连公式都看不懂。
就像我的高数老师说的一样,你会做这道题,和你懂得这道题:这之间天差地别。
而后在这本书里面还发现了一点有趣的现象,大量的方法带来了大量的各式名词,比如SWOT、P-VAR之类的不明觉厉的词。每一个词都代表着一个框架方法,每一篇文章里都能找到诸如此类的框架,它们代表的似乎是零成本公式化且极其可靠的问题解决方式,也许还附带了一点点的优越感,就像4A广告公司或者总经办的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英文单词一样。
这些名词在书中往往是一笔带过,浅尝辄止,让人想学习却无从下手,干货满满却也散落一地。这些文章如果一天一篇地出现在公众号上,那确实会让人精神一振。但当它们被一股脑儿地杂糅进书里的时候,阅读体验就不可避免地糟糕了起来。也许前两分钟你还在欣喜自己学到了思维导图的作用,过一会儿你就纠结在了内容管理上,至于思维导图呢?
早到九霄云外去了。
所以说真的,这么多繁杂的方法名词真的是有长远帮助的吗?真的是我们升职加薪的简易神器吗?我们真的会像一本龙傲天式的小说里写的一样,学会了各种秘籍而后便越级开大最终成神吗?
虽然我完全不否认这些框架都是经人总结后的精辟道理,但很显然,对于这些花样繁多、只需要首字母拼凑一下就能创新一个的单词,我们光连记住它们,都得花上不少时间吧?
假如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都总是要找寻一份框架,那么自己的思考又在哪里呢?你找的框架是否是适应当下的呢?甚至说,万一你没找到对应问题的框架呢?
这个时候,我想你会明白,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那些五花八门的框架,而是真正解决问题,甚至自己去归纳框架的能力了吧。从现在起训练自己的看待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学习框架中的有益思路,形成自己的方法论,才是正道。
当然,如今的职场中这样的框架总在大行其道,从我自身的了解来看,在BAT里也是如此,这确实是让别人记住你的利器,也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们热衷于在PPT报告里使用的话题。
所以我不否认这是一本好书,我完全认同这是一本非常棒的工具书,就像一本公式大全一样,它为你罗列了一系列你可能用到的公式,而你也许会在需要的时候在这本书中查找,而后让别人不明觉厉。
但我也希望你能记住一点,总是套用框架解决问题,锻炼的仅仅是你使用框架的能力。这在你的职场初级阶段是适用的。但你的工作不可能永远只是处在入门状态,而当你升级的时候,我真心地希望:
你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思维考虑问题,而不再沉迷于这种过家家一样的游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