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身立命

作者: 都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23-04-06 06:15 被阅读0次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30期"安"主题活动,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安身,指有个住处能安下身来;立命,指精神有所寄托。有了安身之地,生活上有了着落,精神上才有可能得到寄托。

本期的主题是“安”,我不禁想到了安身立命,不论对个人、家庭还是国家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1、个人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基本的物质需求就可以概括为安身,也就是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虽然每个人的起点是不一样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学习知识,掌握手艺,形成一门可以用来吃饭的本事。以前所谓的士农工商,到后来的360行,都是一条条的安身立命之道。如果能找到我们既有能力又有兴趣的职业,当然是幸运的。当地社会变化越来越快,只有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恐怕还不够。跟着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学习进步,也是十分必要的。

在为物质生活奋斗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找到精神家园来立命,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它生物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在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在面对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的时候,我们总是感到各种痛苦与焦虑。这些问题,其实与我们的精神世界息息相关。随着人年龄的增长,经历了一些苦难和挫折,也慢慢的构建起自己的更强大的精神世界。见世界,见众生,见自己,找到人生的意义。

2、 家庭

个人的生命与资源通过家庭的方式进行传承。对于普通人而言 ,完成生命的物质与精神传承就是人生的重要的使命。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物质传承的保障;琴棋书画诗酒花提供了精神传承的纽带。这也是中华民族重视家风的原因。通过家庭的方式,完成了生命中最核心的的物质与精神传承。

近代,曾氏家族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侯门望族,曾国藩五兄弟的后人已经绵延至第八代,有突出成就的人多达240多人,由此可见“曾国藩家训”影响之大!古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曾氏家族却五世不斩。这种世世代代福泽绵延的奇迹令人敬仰。曾国藩家训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通过家训,曾国藩完成了家庭安身立命之本的构建,也使得曾氏家族根深叶茂。

3、国家

《吕氏春秋•喻大》讲了一个故事,说:老燕子带着小燕子住在人家堂屋的梁上,一窠燕子亲亲热热,唧唧喳喳,快乐自在,以为这里是非常安全、非常保险的安身之所了。谁知有一天,这人家忽然失火烧光,燕子们也就跟着遭殃,无处安身了。讲完故事,接着说:“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

这个故事也说明了国家、家庭和个人之间的安危息息相关。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亡时刻,先烈们舍身取义,舍小家为国家,前仆后继,才有了来之不易的新中国。临刑时第一个走上绞架的李大钊,英勇就义途中给儿子留下遗书的赵一曼,高呼革命者决不跪下的陈延年…为了新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践行信仰。记住这些舍弃小我拥抱大我的先驱,不忘今日幸福生活的来路。

在清明节之际,致敬所有英烈。

山河记得,我们记得。

英雄不朽,吾辈自强!

相关文章

  • 【一年逻辑思维】小结

    对个人理解: 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富兰克林,曾国藩,创业的勇气; 对组织的理解: 关于自由(自制),强调了组织中人的...

  • 无题

    安身立命

  • 安身立命

    鲍鹏山在这三百讲的开始就说到,《水浒》的主题是“安身立命”。到此你可能会说,安身立命、安身立命,但是这最终一百零八...

  • 你在哪个境界,又是怎样的主义者

    “关于人类生存发展和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和“大聪明”,按照现代西方哲学的看法,就是解决“精神的焦虑”、“信...

  • 安身立命?还是图财害命?

    没错,这是关于房子的文章,个人观点,不做参考! 我们常说“安身立命”,安身才可以立命。我们国家也一直是一...

  • 学到的就要教人,赚到的就要给人!

    记住安身立命的智慧~

  • 但愿你口中的岁月静好,不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最近关于“35岁”的文章总是隔几天就能看到一篇: 《35岁以后,你靠什么安身立命?》 《35岁以后,白领们何去何从...

  • 安身立命

    今年20几岁的我,现在竟然敢大言不惭的谈论“安身立命”这个话题,连我自己都觉得有种小孩穿旗袍真是无稽之谈的感觉。但...

  • 安身立命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在唯物主义看来,一件事物的存在是必然的,它的存在带来了意义。而在唯心主义看来,意义才是它存在...

  • 安身立命

    这是一个看过很多次的词,可是到了自己要为自己负责的时候,才又回想起这个词,哈哈,一声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送给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安身立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ie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