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1、白话: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翰无边,他的教养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天有多高?不可数、不可说、不可量)。快乐、高兴、兴盛,好的不能再好了!礼的纲领三百(起心动念中规中矩),礼的细节三千(戒律的精神),这些都有侍于贤子孙来实行其智慧。所以说,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因此,君子先要求得内明之学而追求一切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最高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
温习知道旧的路,获得开展新的路(接受、明白过去,不要回到过去,要进步),人格修养敦厚、厚道,包含一切、包容一切(礼的文化精神体现在包容、尊重)。所以,在上面地位不骄傲,在下面地位不要自弃(这就是礼,在上不欺压他人,在下不抛弃、卑感自己)。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思想影响了一切;国家政治黑暗时,他虽然沉默却包容一切。诗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明哲保身是积极的,是怕轻易的牺牲,不能完成责任;所以要忍耐,要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孔子说:智慧不够的人越认为了不起;贫贱而主观、主见非常强(贫贱是权能与力量不足,却独断专行);生在现代却拼命想走古代的道路(萧规曹随;不可违背了现代的潮流,而想走旧路子);这样做,灾难就降临到自己身上(不反古,不回古,要知古)。
不是天子不要议订礼仪,不要考订文字规范(权利集中是基础;这里的不考文也可以是,考据上古的人类文化史演变,没有那个财力做不到。)。现在天下,车子的轮距一致文字的字体统一,伦理道德相同。本身有这个地位、能力,学问、德性不够,不敢随便制立、随便订乐(乐不但是音乐,还代表了社会福利的制度);有学问、能力、知识,一切都够,没有那个权力,也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的。
孔子说:我谈论夏朝的礼制,夏的后裔杞国已不足以验证、证它了;我学习殷朝的礼制,殷的后裔宋国还残存着它;我学习周朝的礼制,现在还实行着它,所以我遵从周礼(在当时,周礼比夏礼科学,有证据,你把孔子能到现代来,他肯定不从周礼了,因为有比那个更科学、更证据、更有效的,当时选择周礼这是时代局限。当时从周礼,为了方便当时用。而周礼也是当时礼中最好的。)。
2、追求内明不是把自己德行搞好,而是悟后起修,你要先把最本源的、最极点的哪里搞明白在修行就可以了。当然,在领导学上往往用来,先把好品德实行好,在有学问;你现实个好人,才能拿起利刀。但是腿儿求其次的管理方法,跟真正的修法差距很大;在禅宗也是这种,只有悟了,才能够闭关阅藏等。
3、明白过去、知道过去、但是不能回到过去,这是与时代做反抗,是不对的。从这里看出来,在以前并不是迷信的;可惜,现在还是有很多老古。先把理念搞清楚,在行动偏差就少了,往往是很多行为不对,来自观念的问题。
4、越是自傲的越自卑,这是非常有洞见的,我是亲历者能够感受到。越是地位不足的,越要谈什么战略,国家大事;老百姓身份跟你谈军事打仗,清洁工人跟你谈如何炒股赚大钱,看起来他们厉害的不得了。这里不是对她们身份的问题,而是对于专业位置的问题,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现在的公司员工,没有那个高度,反而对于企业战略指手画脚。
5、我一开始看到这里的时候,是认为的孔子不迷信的,为什么选择周礼?就是因为在那时的目前,这是最有用的了。只是后来,我们渐渐没有前人的想法,或者在威名下胆怯,不敢有新政。但是,这是很难的,有学问力量的,没有位置,有位置的没有学问力量,因为我们以前一直是家天下。而不是选举的,只能一个性别家族竞争;虽然不管什么时代,政治都是精英领导,我们也希望是在多元化的精英方面,进行领导,不是一个性别的家庭传统。
6、明哲保身,可以被污蔑成贪生怕死,但不是贪身怕死,跟我想起司马迁写史记了。如果,不是为了写史记,司马迁会自杀么?在那个年代,他那个学识,怎么会没有傲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