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2.认知天性

1.2.认知天性

作者: 迷锁魔方 | 来源:发表于2020-02-29 19:49 被阅读0次

    【记忆流程】

    工作记忆:大脑有意识的瞬时加工正在处理的信息,已掌握的组块占空间小(RAM)

    长期记忆:存进仓库后就一直待在那儿,就像硬盘空间

    编码:大脑把感知到的信息转化成短期记忆痕迹,像便签上的摘记

    巩固:开始学习新知时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通过巩固组织并深层处理资料,重放或重新演练所学,赋予其含义,并关联已知经验,识别并稳定成长期记忆,容量基本是无限的(睡眠也有助于强化)

    eg.类似写文章,初稿干瘪、不严密,修改后删掉无关的观点,几天后明确意识到真正想表达的主要观点,用读者熟悉的案例和辅助信息解说,重新安排并整理论点,更具说服力,也更精炼。

    检索:把资料与不同的线索联系起来,关联多了就像谷歌搜索一样排名靠前,需要时就能游刃有余的忆起

    如果所有记忆都能信手拈来,就得花时间整理海量资料。理解得通透的概念,大多在生活中有实际用途,或有重要的情感价值

    有时候学习新知需要忘掉旧的条件反射,这是重建检索的过程,记忆本身并未丢失,一些见闻会触发唤醒陈年旧事

    eg.压制靠右行驶的欲望,才能改成靠左行驶

    运用多种感官与全部智谋才能去学习,练习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效果胜过只用最习惯的方式。手写和朗读也有助于强化记忆。

    很多领域不重视技能练习,过于重视说教式的介绍知识,要想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不断运用。

    【合意困难】

    需要动脑耗费更多努力的短期麻烦,干扰了学习的流畅性,又慢又难似乎毫无进展,效果反而更牢固持久

    但没有相应背景知识与技能处理问题,无法学以致用,不能理解含义,难得离谱而如何努力都没办法克服的挑战,对学习也无益

    把研究一个问题的时间分散开,已经生疏遗忘后,再阶段性每天回顾能记得更牢。

    穿插研究不同问题,随机练习多种题型,检索的难度更费劲,效果比一次研究一个主题好

    有助于比较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调整应对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条件,提高了活学活用的能力,更容易提炼掌握应用于多种场景的技能

    eg.只练习近投和远投的孩子,比只练习中距离投沙包的孩子,在中投测试中表现更好

    重复阅读并集中练习,是效率最低的方式,轻松快速反而记不牢

    【测验效应】

    回想学习内容,自测提问等检索式练习可以将知识学得更扎实,强化记忆、阻止遗忘、增加感悟

    eg.复习内容做成anki抽认卡题库,重做几次,注意令自己困惑的关键步骤;默写本学期的知识点图谱;测验每章的关键概念,讲出定义并在写作中运用;阅读时把要点转化成一系列问题,在学习中解答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回答章末的自测题;解答重难点题目

    【生成】

    尝试解题或解决问题,而不是坐等别人教给你答案或解决方案,是生成答案而非回忆。

    会绞尽脑汁找启发,填补了空白的检索路径,激发对正确答案的深度处理。

    犯错带来的经验教训是有益的,稍微延迟的纠错反馈效果更好,因为立即看答案就像自行车的辅助轮,容易产生依赖

    学得最好的都是最懂得对付失败的人,让失败为其所用。要控制失败,家庭作业与练习的用意就是把失败全都经历一遍,要回顾错题并理解犯错原因

    任何发明最初都不是尽善尽美,都是经过时间考验发现不足,而后不断一步步雕琢改进的

    现代社会对结果的关注导致畏怯知识的文化。研究失败案例可以获得批判性观点,从而调整企业战略。

    爱迪生称失败是灵感的源泉:我只是发现了10000种不适用的方法。

    【反思】

    利用路上和平时的琐碎时间,每读完一页书就看向别处,回想从经历中或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要点,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思索如何改进,效果胜过划重点。

    努力回忆需要用新方法重新构建记忆中的技能或资料元素,而不是走马观花的重复,最显著的特点变得清晰,对含义的理解更深刻,强化了与已知的联系以及检索路径。

    核心概念与主旨思想是什么,哪些是相关的例子,如何联系上已知信息;哪部分表现做得好,哪部分可以改进;要想进一步精通需要做什么,下次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eg.手术时遇到的难题,回家后思考当时发生了什么,能采取什么措施,用什么办法来改进修正手法,借助观察和思考,预先演练调整后将会产生什么效果,最后实际试验看看

    习得的经验会一点一滴储存在脑中,如果没有循序渐进的知识积累,分析判断、综合理解、掌握运用技能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等能力都成了无源之水

    学习新知识需要用已知作为基础,越能诠释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越能牢固记忆掌握

    【细化】

    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演绎复述新知识给自己听,和已知所学或亲身经历联系起来。理解是解释的产物,真正读懂教学材料是在教学生的时候。

    达尔文会想象有人走进书房,努力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与描述概念

    网站Reddit.com有个“像5岁孩子一样做解释”的版块,可以发帖寻求复杂主题的简单解答

    eg.写书面总结、重述内容,举具体实例、拓展应用。

    热空气湿度高于冷空气:空调机背后滴水,夏天暴雨后闷热的空气变凉爽

    热量传递原理:热可可暖手是热传导;冬日阳光晒暖房间是热辐射

    费曼法:找到简单的比喻或类比来阐释概念要旨,把复杂材料分解成关键要素,加深理解

    把抽象概念解读为具体事物,量身打造比喻、类比或视觉形象,让概念栩栩如生的浮现在眼前。

    eg.叙利亚的形状像碗麦片,约旦像耐克乔丹运动鞋。

    电流像水流,电压像压力,电压推动电流就像机械泵在压力下把水推出去。

    微积分的极限就像运动员朝终点跑,离得越近跑得越慢,永远无法真正撞上终点线。

    多道低强度射线可以摧毁癌症肿瘤,就像士兵从不同方向同时袭击堡垒。

    血管像高速公路,核反应堆类比倒塌中的多米诺骨牌

    在更广泛情景中,从更多角度理解新知识,找到其他层面的拓展含义,这样理解着记效果最好。

    eg.演员根据对角色需求和动机的理解来背台词

    知道更多历史故事,对这段历史的理解越深刻;把故事与人类野心、造化弄人的道理联系起来,就会记得更牢固

    角动量原理:花样滑冰运动员把胳膊收拢在胸前,旋转得更快。

    加速度a代表在车里踩油门加速的推背感,质量m代表巨石慵懒的惯性,力F=ma把举升的气势(加速度)作用在巨石上,当推动巨石通过一段距离,我们就提供了能量做功W=Fd=mad

    方程像诗歌一样存在隐藏的含义,用符号记下尝试看清和理解的故事,描述了物理世界如何运转,学习理科就要给抽象概念赋予生命。

    把自己代入概念图景中,把正在研究的元素、细胞和概念机制想象成活物,能帮你看清并理解一些现象。

    eg.爱因斯坦假装自己是光速移动的光子,想象第二个光子会怎样看他

    想象你乘坐电子,它就像暖呵呵毛茸茸的拖鞋,带着你从铜板的一面挖小洞钻到另一面

    运筹学课上,想象自己在节点之间来回奔跑,亲身演示最短路径算法。

    或者溜进代数方程的未知数x,就像钻进兔子洞,从洞里探出脑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认知天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nm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