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捣蛋,我们认为是指孩子做了不被允许的事情,并且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对于父母来说,当下如何处理孩子的捣蛋行为,恰恰是孩子教育的关键。
我们得先了解孩子捣蛋背后的原因,有时候可能是因为好奇;也可能只是孩子手眼协调能力不够好,所以在行动上出现了无意识的偏差;还可能只是为了好玩;或者是因为内心有压力,找不到方法缓解……从心理学上,其实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我们教育的前提,一定是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找到恰当的方式。
在父母干预孩子的捣蛋行为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孩子自尊心的保护。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犯了错误,父母第一反应是:生气、暴怒、难堪,这种负面的情绪,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压力和不信任,即便有些事情当下是可以得到解决,本质上却是饮鸩止渴。要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其实根源是让孩子了解到责任的意义,并且最终让孩子学会如何承担责任。
要知道,父母如果处在情绪的漩涡之中,其实是看不见孩子的,如果你尝试把自己和孩子的对话录下来回听,就知道,里面多少是从你的角度出发,多少是从孩子角度考量?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比较好的预防,可以帮助让孩子学习到合作、责任和归属感的练习,是从小给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比如做家务。别小看做家务这件事情,他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家里的分工,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责任。
对孩子来说,成长是一个不停犯错,不停在从中学习的过程。让孩子从被帮助着做事情,到自己有能力、有自主性做事情,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其他任何奖励都无法替代的。而孩子总是在不停观察,观察环境和人物生态的关系和位置,并且学习做出调整。在孩子主动参与家庭日常劳动的过程中,孩子才能更好地感受责任和角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