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教世界观》读后感

《佛教世界观》读后感

作者: 霜夜月 | 来源:发表于2018-01-10 22:52 被阅读0次

  今日终于读完了这本书。为什么说是“终于”呢?因为我记得我是从十月份开始读的,读的期间“磕磕绊绊”,到了今日才读完了这本书,收获挺多的。

  我挺喜欢这本书的,因为每次读的时候心很静,虽然前中部分关于佛教的一些术语、理论看不懂,但也仍然不能阻挡文字背后透过来的那股温和的气息,让人觉得很舒服。即便这样,我还是因为懒或者莫名其妙就中断了阅读,是之谓“磕磕绊绊”。终于,这几日总觉得是时候理理自己的内在了,便拿起这本书,借着书里的力量,开始逐步地走近自己。

  我在读完后,摘抄了笔记。里面出现次数最多的词是“心”。心是什么?心是内在,是万相之源。是故谓之,相由心生。我很好奇,没有了心的话,便是一片空寂么。那作为“我”的意识呢?与道融合了么,与众生融合了么?是故打坐的一个步骤是将念头的出发点定住,便是将众相的源头——心定住,从而在那个临界点寻找本源的力量。

  我很喜欢的两句话——“故吾谓之求道者,求之三教,不若求于自心。”、“儒释道皆以心为本,以道为尊。”。在我原本的认知当中,便没有刻意去区分宗教或者是宗教中的派别。一是因为,看这方面时内容看不进去,看了也记不住= =;二是认为没必要,任他何门何规,终究是要去探寻大道的,只是方法和选择不同罢了。于我,把握住本质便好了。

  很喜欢书里对内在的认知,读后像是懂了为什么高三时,把几乎所有精力投入在学习中,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些对内心的投入。也知道了自己为何放慢了学习的进度,把这本书读完的原因——梳理好内在,以便以一个更好地角度观外事,做自己。

  在修行的过程中,知空随缘,以平常心做好当下。注重内在的修养,多读圣贤书,和光同尘,做一位随性的观察者,把住本心、真性,做自己,然后在世中,以心为本,以道为尊。

相关文章

  • 《佛教世界观》读后感

    今日终于读完了这本书。为什么说是“终于”呢?因为我记得我是从十月份开始读的,读的期间“磕磕绊绊”,到了今日才读完...

  • 佛教世界观❤️

    佛教世界观 摘要: 真实的修行肯定是要从自己内心里下手,应该向内使劲,而不是向外使劲。过去梁漱溟先生谈得很好,中国...

  • 佛教世界观:轮回

    这是一个佛教的六道轮回图,又称生死之轮图,表现的是佛教对生命轮回的最根本认识。 轮回图从内至外共分4层,最中心圈内...

  • 推荐7本非常好看的佛学书籍

    佛教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佛教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佛教是真理还是封建迷信?佛教秉持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佛的目的...

  • 量子世界观和佛教世界观是否相似? 量子力学是否支持人类灵魂的存在

    李淼VS.朱清时:量子世界观和佛教世界观是否相似?量子力学是否支持人类灵魂的存在? ►科学与宗教如何相处? 撰文 ...

  • 浅谈四圣谛与十二缘起的理解

    在原始佛教中,三法印、四圣谛、缘起观是支撑佛教理论的三根支柱,而因果论、一真十法界则是贯穿始终的佛教宇宙观、世界观...

  •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

    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 佛教的认识论就是二十因缘: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

  • 看破成功与失败

    佛教广为流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近现代以来,佛教已经沦为了成功学的附庸。或为成功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或为失败提供庇护...

  • 【连载18】意识与灵魂之我见

    意识与灵魂之我见 李淼教授的观点看完了,让我们回顾李淼教授的写作发心——回答两个问题:量子世界观和佛教世界观是否相...

  • 附录一,儒家文明概述

    儒家文明概述 从一神论和佛教的世界进入儒家,世界观念将为之大变。一神教认“有”,佛教认“无”,本质上还算一脉相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教世界观》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va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