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四圣谛与十二缘起的理解

浅谈四圣谛与十二缘起的理解

作者: 多读书勤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19-11-28 18:49 被阅读0次

    在原始佛教中,三法印、四圣谛、缘起观是支撑佛教理论的三根支柱,而因果论、一真十法界则是贯穿始终的佛教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虽然不是成佛之法,却是解脱道成佛的基础,虽说声闻由修学四圣谛而成就、缘觉由修学十二因缘而成就,但是四圣谛、十二因缘绝不是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修学大乘法也必须从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为前提,依五蕴七识证解脱道,然后才能找到第八识,最后修证佛菩提道。

    一、四圣谛与十二缘起概念阐释解义

    (一)四圣谛

    1.四谛概说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悟“缘起”而成佛,但因缘起深奥难解,为使尚未起信的众生免于畏怯,所以佛陀在初时,特以“四圣谛”来说明众生生死流转以及解脱之道的缘起道理,进而激发众生厌苦修道的决心。因此,“缘起”是佛陀自证成佛的“自受用”,“四圣谛”则是“他受用”之始。

    四谛,又叫四圣谛,是释迦牟尼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谛”字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意译为“不颠倒”,引申义就是“真理”,“圣谛”就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那么,“四圣谛”就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四条真理:一者,苦圣谛;二者,集圣谛;三者,灭圣谛;四者,道圣谛。唯有佛陀才能开示它,其余的人只能随着佛陀而解说,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觉悟,没有办法以四圣谛来度化众生。

    佛陀阐释四圣谛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苦”是指世间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间因;“灭”是苦熄灭的果--出世间的果;“道”是灭苦的方法,通往涅槃的道路--出世间的因。在经典中有这样的比喻:众生的身心有种种的生死业以及烦恼,即是有各种的心病,佛陀将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处,告诉众生,并且指出那些解脱的圣人,没有病苦而得到的愉悦,以及解脱病苦的方法。

    《中论疏》说:“四谛是迷悟之本,迷之则六道纷然,悟之则有三乘贤圣。”也就是说,若能如实知见四谛,便是圣者,因此称为“四圣谛”。四谛的四条绝对正确的真理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告诉人们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

    四谛奠定了佛教教义的基础,可以说佛教所有的重要的哲学思想都与四谛有关,都是为了从某一方面为它论证。四谛理论在佛教的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在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完善。

    2.三转四谛法轮

    佛陀认识到纵欲和苦行都不属于中道,任何偏执都不能获得觉悟成就佛道。所以,佛陀夜睹明星悟道后到鹿野苑,为五比丘三转四谛法轮:

    第一次说法这么说:原来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道,可修性;此时灭,可证性。

    第二次说: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此是集,我已断,不复更断;此是道,我已修,不复更修;此是灭,我已证,不复更证;

    第三次转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道,汝应修;此是灭,汝应证。

    3.四圣谛的次序

    (1)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是烦恼,是不自在。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2)集谛:说明迷惑(无明)、业行与习性是苦(烦恼、不自在)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苦因,也是生死流转的原因。

    (3)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指出世间的果,佛陀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们苦是可以被慕灭的,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槃。

    (4)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就可解脱生死。

    (二)十二缘起

    缘起也称十二缘起支,佛教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是释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其指从“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因果相随,三世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离,佛教将世间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即可解释关于社会中同类不相应现象,将一切串联其中以使人产生敬畏之心,达到超自然的,向往解脱生死心灵寄托。

    即此十二支中,各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故经中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之语,说明其相依相待之关系。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杂阿含经卷十二谓,缘起法乃永恒不变之真理,佛观察此真理而开悟,并为众生开示此法。又若自有情生存之价值与意义方面观察十二缘起之意义,则指人类生存之苦恼如何成立(流转门),又如何灭除苦恼而至证悟(还灭门)。即有情之生存(有)乃由识(精神之主体)之活动开始,识之活动成为生活经验(行),复由活动之蓄积形成识之内容。然识之活动乃识透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处)接触认识之对象(即一切心、物[名色]),此系主观上感受之事。凡夫之识以无明(对佛教真理无自觉)为内相,以渴爱(求无厌之我欲)为外相,渴爱即识之根本相,且发展而取一切为我,成为我执(取),故由此染污识之活动所薰习之识,必应经验生、老、死等所代表之人间苦、无常苦。反之,圣者因灭无明及渴爱,故人间苦亦灭。

    在《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普光正见如来对颠倒女人宣说了十二因缘:

    (1)无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烦恼的总称。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执著,此谓“无明”。

    (2)行:造作义,指一切行为,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

    (3)识:业识,此识随业受报,为过去业力所驱,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

    (4)名色:名指心识,色指形体。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成胎后为色。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

    (5)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6)触:即接触。根、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

    (7)受:即领受。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

    (8)爱:即贪爱。对于五尘欲境,心生贪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9)取:即妄取,追取。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

    (10)有:即业。即有因有果,由前际因(爱取),生后际果(生老死),业力牵引,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

    (11)生:即受生。以现在所作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

    (12)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到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

    二、四圣谛与十二缘起概念的拓展引深

    (一)四圣谛的拓展引深

    1.苦圣谛

            苦即是逼恼的意思。众生经常被无常所患累、所逼恼,所以说是苦。苦相可分为三苦以及八苦;苦果可分为有情世间以及器世间两种果报。

    (1)苦处

    第一种苦处是有情世间:众生的身心活动,称为有情世间。根据众生的种类来分:天道、阿修罗道、人间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等六道。根据三界来分别: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欲界众生有饮食、睡眠、情爱(淫欲)三种欲望,人类除了这三种欲望外,还加上爱财、爱名,称为五欲;色界众生都是依据禅定进入色界,没有欲界众生的欲望,唯有清净微妙的色身;无色界众生不但没有欲望,而且也没有身形的器界,只有五蕴中的“受”、“想”、“行”、“识”等的心,以及心所生发的活动。

    第二种苦处是器世间:地、水、火、风四大所形成的物质,以及星球、日月、山河大地,乃至小如针线等物质,以及物质的活动现象,如光、声音、风、冷、热等。

    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是由我们过去的烦恼,造种种业所形成的力量而产生的,因为过去的烦恼造作,所以现在受报;现在的烦恼又继续造作。凡所造作(有为)都是无常;无常必然是苦,为什么呢?因为无常就不自主,不自在;众生对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不能做主,所以称为苦处。

    (2)苦相

    佛把一切苦归纳为三大类,叫三苦,即:苦苦、坏苦、行苦。苦苦里面又分为八类,我们通常称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首先说三苦:第一种叫苦苦。苦苦是指苦受以及顺苦受的法。“受”有苦、乐、舍三种受,对生活中痛苦的痛苦、对人生烦恼的烦恼即是苦受。除了苦受外,还有引起苦受的种种法也是苦,被称为顺苦受法。比如你的手被火烧到,手痛是苦,而烧你的那些东西的作用也应该归于苦。我们会感觉到苦受是由嗔引起,我们要远离、要抛弃,但它又如影随形般地穷追不舍,所以我们觉得苦。八苦中的生、老、病、死、怨憎会五种苦属之。

    第二种是坏苦:乐受以及顺乐受法变坏而引起的苦。我们享受快乐时,它却如朝露般的消失无影无踪,令人怀念,我们贪爱,就感受到苦,称为坏苦。使你感受到快乐的东西,称为顺乐受法,因为变坏所以苦。爱别离与求不得苦属之。

    此苦苦与坏苦是由嗔、贪所引起的,此两种苦凡夫可以世间的智慧觉知之,称为世俗谛苦。

    第三种叫行苦:一切有为造作都是迁流变化,它包括苦苦、坏苦、舍受。我们不把不苦不乐受(舍受)当作是一种苦,但依行苦来看,它也是一种苦,原因是:“舍受”是不永恒地,它无常变化,舍受之后,乐受、苦受业接踵而来,因为它迁流变化,不能做主,不自在所以苦,此称为“行苦”。此种行苦愚痴的凡夫不知不觉,唯有圣人能觉知,称为圣义谛苦,五取蕴苦属之。

    其次说人生有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第一种叫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逼迫,就是苦。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痛苦极了。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我们都得忍受,真苦;胎儿出世时,要从小小的阴道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婴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世接触到冷热空气,身体好像针扎那么痛苦。此外,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觉得比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无依无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种苦。

    第二种叫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皱纹满面,腰弯背娄,老态龙钟,做不了事情,苦死。有些老年人在家无所事事,又担心被子女遗弃、孤寂与疏离难以挣脱,寻取温暖与亲情难得;年轻力壮时,高朋满座,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谁也没料到晚年的境遇却是如此的孤单,寂寞与凄凉。

    第三种叫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病有种种,有些病很轻微,有些病很严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结果暴病而终。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叫,家人都要让你三分,真正来讲,“吃”是病,贪东西也是病,但这些是属于心病,这儿讲的是身病。我们的身体有如机器,终归会变坏,变换就是病苦。

    第四种叫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逼迫而终。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如果有一天我们发觉双手不能动弹,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时候,身体各部分慢慢的动弹不得,内心一定很恐慌,这就是死苦。大家都知道这生、老、病、死苦,甚至已经麻木了,无可奈何的接受;大家说反正都要死、想它做什么?但是没人讲反正要病嘛,理它干嘛?当你病了,会呱呱叫,病苦来时,就受不了。当死还没来临时,你嘴巴大,爱讲大话,当它来时,你就怕死。如果有人用刀指着你,你会吓的要命,那就是怕死--死苦;还没动到你,就吓到如此这般,等死期到来时,更不用讲了。

    第五种叫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比如一对夫妻,婚姻生活美满,恩爱,过后吵架闹翻了,但是为了儿女,夫妻之缘难断,必须天天见臭、面脸臭;或是打工仔,虽与老板不和,但为了家计,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欢的老板见面;还有某些同事,跟你吵过一次架后,两人见面就不说话,因为某种业因缘,你不能离开他,天天要会面,这就是怨憎会苦。

    第六种叫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因为某一些因缘,所心爱的人儿离你远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觉到苦。比如做父母亲的,女儿出嫁或是儿子出国留学,思念总在分手后开始,常挂心头。有的伤心流泪,哭哭啼啼;有的睡不着,吃不下。这些还不太严重,严重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相爱的人却偏偏被拆散,很多情侣就因此跳楼殉情。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东方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缠绵伟大的爱情故事,常使同情他们的人泪流满襟。

    第七种叫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为人的欲望太多了,这样多的欲望我们没法实现或得到,所以是苦。

    第八种叫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即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取是执取的意思。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在这三苦与八苦中,真正的苦是发生在于“行苦”,此苦唯有圣人能觉知。佛教所说的苦与世间人所说的苦不同;佛陀出家修道,所看到的并不是世间人所知的苦受、乐受的苦而已,佛陀所觉知的苦是: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有为变化,终归变灭,不能自主故苦,此苦称为“行苦”。如果佛陀没有为我们阐述,我们凡夫对它是不知不觉的,因为我们迷在苦、乐之中。这个苦必须以智慧观察,所以初学佛者应以闻、思、修中的“闻慧”来了解“行苦”是一种苦。这个“行苦”并非“苦苦”与“坏苦”,而是因为不自在,就是苦。苦圣谛中最究竟的苦是“行苦”,如果没有它,我们可以想尽所有的方法,修各种福报,追求种种的乐受;如果福报很大,在天上或人间享受五欲之乐的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苦为何物,只知道乐,那么这个苦圣谛就没法成立。但实际上并不如此,这五欲之乐是包含在行苦中,因为它会变化、变坏;也就是说即使升天做天人,在天上享乐,但天福有享尽之日,乐报没了,苦报就接踵而来,所以“行苦”是真正苦之所在。

    2.集圣谛

    集圣谛是苦的生因,他能集生死苦,故称为集圣谛。集就是招感集取,招感就是业力被烦恼所引发出来;集取就是烦恼在造业。因为我们过去造种种的业形成力量,加上过去与现在种种烦恼的引发,使我们受种种苦。所以这个集圣谛所要讲的就是烦恼以及烦恼所造的诸业行。

    (1)烦恼

    佛说我们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教导我们以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之。然而这个八万四千是表示多数,它说明众生有很多烦恼,我们不可能全部认识,只要认识主要的烦恼即可,它们是六根本烦恼以及大、中、小随烦恼。六根本烦恼又称为十惑,它们即是:

    第一种惑--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人类的一生就是在这其中打滚,虚度一生。因为我们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愿被他束缚。我们除了晚上睡觉,从早到晚为生活奔波,忙这工作,拼命想发财,这就是贪财。同时又追求种种名誉、地位;有些人又贪吃;到了某一段年龄有对色欲(淫欲)有种种的贪求,所以说我们的人生就是为了满足五欲而过活;如牛被人牵着鼻子走,我们也如牛一样被五欲牵着鼻子走,所以五欲的贪是烦恼。

    第二种惑--嗔。嗔就是生气的意思,这个生气有很多种类,人家骂你,不能忍受,起嗔心。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你追求;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你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第三种惑--痴。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好像人是怎样来的?死后怎样去?此外,对四圣谛、三宝的实、德、能,即是说对于真理的真实、三宝的功德、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无知,都是愚痴。另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比如人家为你讲佛法,你不懂对或不对,人家跟你讲对的,你以为是错;人家跟你讲错的,你却以为讲对,这也是愚痴。

    第四种惑--慢。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称为慢。比如某人的儿子修完大学课程后,那个做母亲的就觉得了不起,到处向人炫耀;或是有人养了一只漂亮的狗,他觉得了不起,带着那只漂亮的狗招摇过市;或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和财产等,都称为慢。

    第五种惑--疑。对于佛法因果道理怀疑。

    第六种惑--身见。执著五蕴的身心里面有一个我,乃至身心以外有我。

    第七种惑--边见。执著断、常二见。就是说认为“我”是永恒的,就是执住“常”;认为人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完了,这就是执著“断”。我们凡夫就是有这两种邪见,称为边见。

    第八种惑--邪见。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它包括:对因果起不正确的知见,拨无因果;认为没有过去世,没有将来世,这些都是邪见。

    第九种惑--见取见。执著我们的见解是对的,称为见取见。我们凡夫又一个很深的执著,认为我的见解才是对的,别人的见解都是错的,这叫做见取见。

    第十种惑--戒禁取见。执著不正确的戒律,称为戒禁取见。比如有人放生,放鸡说以后不能吃鸡;放乌龟就说以后不能再吃乌龟,这其中没有因果关系,根本无此事,佛陀是根据因果道理来制定戒律,所以这是戒禁取见;甚至有人认为一定要吃素才能解脱,所以他吃素,这也是戒禁取见。菩萨道行者,为了避免因他吃肉而要杀害众生,所以吃素,这是一种慈悲心的表现,并非是为了要解脱而吃素,如果吃素能解脱,牛羊早都解脱了。更有些人持牛羊猪狗戒,他们学习牛羊猪狗所做的一些行为;某些教徒认为牛是神圣的,所以不吃牛肉;某些教徒认为猪是肮脏的,所以不吃猪肉等,这些都是戒禁取见。

    这六个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妨碍我们解脱生死,其中严重的三大烦恼是贪、嗔、痴,称为三毒;在这三毒中最严重的是贪爱。佛陀说我们烦恼中的“爱”是集谛的主要原因,我们对现前的事物苦苦贪求,此称为爱。因为种种的爱,使到我们死后再来生死轮回。由这个贪爱的烦恼使我们产生常、乐、我、净四个颠倒。在这个贪爱之中有一个“自体爱”,称为我执。众生对这个我执深执不舍,便无时无刻都在求生求存,求再生,求永恒的生存。因为这个贪生的欲望,使得过去、现在所造的诸业得到滋润,继续向前推动。业是过去的因,贪爱这个烦恼是现在的缘,因缘和合,我们就生生不已,一生有一生。

    (2)业行

    业:我们过去及现在世所造的种种业行,它也是属于集。因为业行能集无量种众生业道于内身。

    业的意义:业为造作义,即是有意造作之行为称为业。业所造成之效应(果报)称为业报。此中造作之心有善、恶、无记三种,形成善、恶、无记三种业报。

    业的推动者:求生、求存、求再生之“有爱”滋长意志造业,是生命能继续延续及向前迈进。

    3.灭圣谛

    灭圣谛即是苦灭圣谛。它说明众生可以从生死相续不断的苦报中得到解脱。灭是指灭除惑、业、苦,断著贪嗔痴等无明烦恼,不再有造作之心,究竟不生,不生所以不灭,即是涅槃。

    涅槃:本寂之性体。人说:“即心即佛,是心是佛,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涅槃即性,性为体,心为用。涅槃即是本来、本真,或称“光明如来藏”。

    涅槃之意义:涅槃是不生不灭之义。佛说涅槃是诸法实相,所谓“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实相即是真理,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诠释,唯有智者亲自证悟方知;故说:“语言道断,心行处灭,非妄想凡夫所能臆测。”涅槃并非因缘所生,是无为,是没有造作的,并不是语言所能阐释的,不是常,不是无常,也不是断;不是苦,也不是乐,无相可得。既然什么都不是,为什么还有这回事呢?

    佛陀演说涅槃的原因:因为世间所知的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皆是无明烦恼之产物,而我们因迷惑以为有的一切事物,它们的实相是非有非无(离有无)之不生不灭。我们凡夫所知道的生灭幻相,是迷惑而执著以为有的,本来没那件事,它不是有,也不是无。如果说有,就是执著常;如果说无,那就是执著断。我们凡夫一直在这相对的概念里打转,在讲涅槃时,佛陀不讲有、无,生、灭;他讲非有非无,不生不灭。而不生不灭有会使人误解为:除生、灭之外,还有一个不生不灭,那又是错误了。

    凡夫所迷惑的生灭万法之中,具有不生不灭的本性,但是因迷惑而不知不觉,认为它是生灭的。比如我们观赏《释迦牟尼传》这部电影,从佛陀降生到他涅槃,这只不过是银幕里的变化罢了,里面并没有人在生,在死,那只是一些光影闪来闪去,在这些光影中,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这为圣者在生,在灭。而世间的真相也是如此,它本来是不生不灭,但是我们的智慧被烦恼所遮盖,就以为他有生灭,故唯有断除烦恼的圣者,才能证得这个涅槃。此涅槃并非是在生灭之法以外,另有一不生不灭之法可以证得;而是在生灭法之中,发现到不生不灭之真相,此才可称为证得涅槃。

    这世间一切生灭无常,有很多人都不要,希望能摆脱它,到一个不生不灭的地方去。但是没有这样的地方,这个的地方就在生灭无常里面,它原本就是不生不灭的。因为我们迷惑,所以以为它生灭。当一个人觉悟之后,就会发现到:原来在这生灭万法之中,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不生不灭。所以证悟的阿罗汉圣者,并没逃到另一个地方去,而是在这个世间体悟到一切万法本来不生不灭,称为证得涅槃。涅盘并不属于因果,所以涅槃并不是我们断除了烦恼后所得到的果报。《金刚经》曰:“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佛陀证悟涅槃(成佛)时,无一物可得,阿罗汉证悟涅槃亦复如是。我们众生就是获得太多,这边拿,那边抓,“财产”太多,样样都放不下,所以没办法觉悟与解脱。如果有一天,我们觉悟到无所得时,即是断除了一切烦恼,那时就证悟涅槃了。

    涅槃就是无生,无生所以不灭,所以涅槃有称为不生不灭。因为不生所以就非有,非有就不无,就是不是有,也不是无,故涅槃不属于存在或不存在。有很多人误解了涅槃,他们迷惑地问涅槃以后,那个人存在吗?他去了哪里?但是涅槃是无生,无生就没有灭,就不能称为有,也不能称为无。一个东西生出来,你称它为有,它灭掉了,你称它为无,没有生不能称为有,不能称为无。涅盘不属于有、无,就不能问涅槃者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或不存在是凡夫烦恼的概念。涅槃并没有一个人证到涅槃,因为觉悟涅槃的人一无所得,包括这个“我”,就是他觉悟到“无我”,既然无我,就没有我证悟涅槃。证悟涅槃就是没有烦恼的智慧,这其中无一法可得,就是这么一回事而已!

    以凡夫的眼光来看,证悟涅槃者再也没有造作,他不求生,也不求断灭,他不会认为这个世间给他种种苦,要把它们断掉,他的内心没有执著与挂碍,寂灭清凉(寂即是寂静不动;灭即是烦恼不生)、心行处灭,这和我们凡夫不同,凡夫的心无时无刻不住在一个地方造作,而证入涅槃者就没这回儿事。

    4.道圣谛

    道是出世间的因,解脱苦的方法,通往涅盘之路称为道。广义的说有三十七道品,狭义的说有八正道。

    (1)修道的层次可分为五个次第:

    ①资粮位:修五停心以及四念处。

    ②加行位:观四圣谛,即是观苦、集、灭、道谛。

    ③见道位:觉悟见惑,断三结,即是断除我见、戒禁取见以及疑结。所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

    第一种是我见结:身见是一种知见,因这个知见使我们做出种种傻事,而见道的人没有我见,但并不等于没有我慢。我慢是我们的内心高举,认为有一个主体存在;而我见是执著现前的身心有一个我。所以见道的人只是破除我见,没有破除我慢。

    第二种是戒禁取见结:守持种种不正确的戒律,见道者无此烦恼。

    第三种是疑结:见道的人对于佛、法、僧有绝对的信心,丝毫无怀疑。

    所谓见道即是见到涅盘之道路,我们现在听闻佛法,是听涅盘之道,并没有见。我们听闻了很多佛法,有一天觉悟道真的是如此的时候,那就是见道。见道的人断除了我见、戒禁取见及怀疑三种束缚他们的轻微烦恼,称为三结。

    ④修道位:修行者见道后继续修行,称为修道位。即是初果、二果、三果圣者,这些圣者称为有学圣人。

    ⑤无学位:即是证悟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的圣者已经完全解脱烦恼,再也不必学习即修行解脱的方法,称为无学,所以阿罗汉称为无学圣人。

    (2)修道的方法:

    修道的法门有很多,主要的有下列几种:

    ①五停心:修习以下五种法门,能制止心内的过患,然后得定而引发智慧。

    一是不净观--对治贪欲--观内身不净,除色身爱;观外身不净,除淫欲爱。

    二是慈悲观--对治嗔恚--于怨亲等观,慈心与乐,悲心除其苦。

    三是因缘观--对治愚痴--观生死中唯有十二因缘,其中无我,无作者,无受者。

    四是界分别观--对治我慢--观十八界各界有各自之法,无有一合相之我。

    五是数息观--对治散乱--数出入息,系心于息而得定力。

    在这五停心中的不净观及数息观是修行入道的初门,合称为二甘露门。

    ②四念处:又名四念住,所谓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及法念住。四念住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四念处对治我们的常、乐、我、净四颠倒。

    ③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谛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一是正见:对事的如实知见,出世间的正见唯有在见道者最为清净;对宇宙人生生死与解脱之四圣谛理,智所证知,直窥实相。世间正见只是一堆经验所积累的知识,是通过名称、标志及事物的相貌与形状之正确分别罢了。出世间正见唯有通过修禅定及放下一切杂染心才能生起。若依多闻佛法而分别邪正因果,也能生起正见,所以正见由多闻、思维、修持得来。

    二是正思维:没有贪嗔等烦恼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故又称为正欲或正志。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业的行为。比如说蟑螂损害人类是害虫,我们应该杀它,如果这是正确的道理,那人类损害其他的众生,它们也应该杀我们!这是不正确的思维,因为这其中掺杂了“我”的烦恼,以人为中心,认为有损人类利益的是害虫,所以我杀它不要紧,它杀我不行!

    三是正语:即戒止口之四恶业。不妄语欺骗;不两舌,搬弄是非,或发表引起两者间之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不粗恶口骂人或苛刻、酷毒之讽刺等;不作无意义及无利益之空谈或花言巧语--绮语。不讲这四种话语就是正语;我们应该合理、真诚、以及和蔼可亲的话。

    四是正业:不是正当的职业,而是正当的行为,即戒杀生、邪淫、偷盗等,行为善良,不侵害一切众生就是正业。于修道时,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住。

    五是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乃至不贩卖众生、军火、杀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赌等。若是出家众,则如法求衣服、饮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六是正勤(正精进):精进努力离恶向善,即精进修道。这里的正精进专指修禅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谓四正勤即是:①未生善令生,②已生善令住,③未生恶令不生,④已生恶令灭。

    七是正念:以世间法来说,不生邪恶之心念,称为正念,反之则是邪念。以修行来说即是忆念正法,如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及菩萨道等等修行方法为正念。于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时时明了不忘失,比如念佛,对于念佛的境要明记不忘,这叫正念;如果念佛时想吃东西,是不正念,即使在念佛时想要去救人等好事,若不觉知心已随境转,也是失去正念。这个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于定学,即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持它,称为正念;如果没办法保持它,即是失去正念。

    八是正定:心一境性,不向外驰散,正定有初禅至灭尽定,禅定时的用心不外两种情况:①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并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单一之定境中。②观(毗婆舍那):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实相。修“止”能暂伏烦恼,但不能除去烦恼;修“观”则能除去所对治的烦恼。

    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正勤、正念、正定属于定,正见、正思维属于慧。另外,在道谛中并没有祈祷、膜拜与仪规,因为这些不是正道。不过,对于教义不理解之初信者,由于宗教情操的需要,通过优美的习俗与仪式来引导他们走上这条圣道。在小乘经典中注重正见,大乘经典中注重般若,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眼。有人认为正精进不属于定学,修八正道时,每一道都要精进,然而对修解脱道者来说,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应该偏重于修定、修正念、修智慧,并非在正业、正语、正命此三道中精进。但是,一个修行人如果一直精进的修正语,讲好话,那他的心就不散乱了。八正道是任何修学佛法之佛弟子皆应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净化众生的身心。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性(慧)与精神净化(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实相的途径。

    (二)十二缘起的拓展延深

    在《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普光正见如来对颠倒女人宣说:“汝当谛听,我当依过去诸佛说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颠倒当知,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生死苦趣。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汝今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汝今以得佛性清净,堪为法器。”

    释常愍法师语译:你要专心听看,我依过去诸佛所说的十二因缘法,对你解说一次。

    一切众生,实是本来清净,由于过去一念无明妄动,便有行为造作,有行为造业便有入胎之识。有入胎之识便有现生之胚胎,有了胚胎便具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出胎后,六根就会有六种触觉,有六种触觉便有六种感受。有感受便懂得爱,懂得爱之后,就会执着,极力去夺取,有所夺取,便会形成未来世之业因。有了未来之业因,就会领受来世之生。有生就必然会有老死,及一切忧愁悲伤苦恼。这就是十二因缘的顺生门。若是没有无明妄动,那里会有行为造业?没有行为造业,那裹会有入胎之识?没有入胎之识,那裹会有胚胎这个色身?

    没有色身,就不会有六根存在。没有六根,就不会有六种触觉。没有触觉就没有感受。没有感受便没有爱。没有爱就不会有执着夺取。没有执着夺取,就不会有未来生之业因。没有未来生之业因,就不会有未来世之生。没有生,就不会有老死,及忧伤悲苦。这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颠倒,你要知道,一切众生不能观察十二因缘之法,是故轮转于生死苦海中。昔有人能观察十二因缘之法,即是能见实相法。能见实相法者,耶是见佛。见佛者,即是见佛性。何故这样说呢?一切诸佛,都以此十二因缘法为法性。你现在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法,即得到佛性清净,堪为佛门法器。”

    《俱舍论》对十二缘起,俱舍论卷九举出如下四种解释:

    (1)刹那缘起,即一刹那间心中具足十二支,例如因贪心而起杀生之瞬间,在彼时刹那间心中充满愚痴、无明,故有行杀之意愿产生。

    (2)连缚缘起,即此十二支连续不断,形成前因后果之关系。

    (3)分位缘起,例如三世两重因果之解释,即十二支分乃表示有情生死流转之过程及其状态。

    (4)远续缘起,指十二支之连续缘起可远隔多世。有部采用分位说(三世两重因果),即无明与行是于过去世起烦恼造业时有情之分位,指身心(五蕴)而言。依此过去世之二因,心识始托生母胎之刹那,其有情之分位为识;托生之第二刹那以后,六根未备之分位为名色;胎内六根具足之分位为六处;出胎后但有接触感觉以至二、三岁为止,其分位为触;四、五岁至十四、五岁间感受性极胜,分位为受;以上从识至受,称为现世之五果。其后,爱欲强烈之十六、十七岁以后为爱;贪着心胜之三十岁以后为取;如此造业之分位为有;以上三者,称为现世之三因。由此因感生未来世之分位为生;此后至死为老死,以上二者属未来世之二果。类此,分为过现未三世,再立二重之因果,此谓三世两重因果,如上表所示。

    因中含摄惑、业,果即是苦,故十二缘起摄于惑业苦之三道,而因果不断,无始无终。经部不赞同有部之说,主张无明绝非单指过去之无智,亦非指五蕴而言。

    《唯识论》据成唯识论卷八所载,无明至有为因,生、老死为果,故立一重因果。然因与果必须异世,从而立二世一重因果。无明与行两支系由识至受之五支的因,故二支为能引支,五支为所引支,此七支亦总称牵引因。以爱、取、有三支为因,能生未来之生与老死两支,故三支称能生支或生起因;生、老死称所生支或所引生。

    天台宗立思议生灭、思议不生不灭、不思议生灭、不思议不生不灭等四种十二因缘,以此配于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圆教称十二因缘为佛性,即表示依缘而生之现象无非是中道之理。

    据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所说,观迷生起之流转门系除无明、行外之十支,观悟现成之还灭门则系观十二支。然依巴利文律之大品,流转门为顺观,还灭门称为逆观,至今仍采此说。且天台宗指出,依三世两重、二世一重、刹那一念三种十二因缘观,各依序可破断见(包含常见)、着我见、性实见等三种见解。

    宣化上人说十二缘起:世界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苦,正如释迦牟尼佛未出家之前,游四门时看到的那样,真是令人感到万分痛苦。而且这种痛苦,我们每人都是无法解决的,这是由于现在的爱取有三支苦因,而感招未来世的生、老、病、死的苦果。古人有一首偈语: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概括的说明了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佛对缘觉人说这十二因缘法门,就是揭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轮回循环的规律。总的说来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古人有四句偈:‘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为业道,从识至受并老死,如是七事为苦道。’是说十二因缘为惑业苦三道流转的道理。十二因缘又是一个连环钩锁,相互牵连的关系。更有流转门和还灭门。上面所讲的就是流转门的十二因缘道理。辟支佛在小乘圣人中称为利根。他们听到佛说十二因缘流转门的互相关系,互为因果的道理,觉悟到无明这一支,正是十二支因缘中间苦因苦果的总根源。无明一灭掉,所有其他的十一支因缘就会一起断灭了。因此辟支佛就下定决心来斩断无明。譬喻砍树一样,先砍树根,树根一断,而整棵大树,便自然倒下。无明灭才能复还真性,灭除烦恼,所以叫做还灭门。这就是缘觉圣人所修的十二因缘的道理。

    十二有支,是生死流转的根本,若断绝生死流转,须于还灭门中觉悟。既知十二因缘,三世因果,皆起于一念无明,然无明性空,无常无我,如是观之所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这是修道者出三界的因缘。

    上述十二个环节,辗转感果,所以称之为“因”;互为条件,所以称之为“缘”;合称则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说明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链条的,任何一个有情识的生命体,在还没有获得解脱之前,都逃不脱这一因果律的支配。“十二因缘”是生命过程的总结,也是众生痛苦的因由。

            三、四圣谛与十二缘起的相互关系

    十二因缘和四圣谛,皆是以三法印为基础,以说明宇宙人生的缘起,和世出世间双重因果。十二因缘亦可摄入四圣谛中,即过去的无明、行二因,和现在的爱、取、有三因,皆是集谛,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果,和未来的生、老死二果,皆是苦谛。若行者感于苦集而修道,因修道而无明灭而至老死灭,便是灭、道二谛了。

    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这构成了佛教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佛教认为,人生是一个念念不住的流转过程,具体表现为“三世两重因果”,也就是由过去世之惑业感现在世之苦果,由现在世之惑业感未来世之苦果。

    过去世的惑业,包括“无明”和“行”。“无明”是“惑”,“行”是“业”。“惑”也就是愚痴,无智慧;“业”即善恶诸业。也就是说,众生之所以会在过去世造出种种善恶之业,是由于对佛教真理的无知。正是这种无知,才产生种种世俗的身心活动和行为,也即“业”。由于前世造下的“业”,所以感生现在世之苦果。

    现在世的苦果,包括“识”、“名色”、“六入”、“触”、“受”。也就是由于过去世业力的牵引,妄生颠倒分别而入胎之“神识”;“名色”也即组成众生之生的“五蕴”的总名,也就是在母胎中形成的物质与精神的混合物;“六入”也即在母胎中长成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觉器官;“受”也即由接触外界而产生的苦乐的感受。

    有了苦乐的感受,就会避苦求乐,自然就会有所厌恶;有所贪爱(“爱”),就有追求、执着之心(“取”)。这就是现在世的惑(包括“爱”与“取”)与“业”(“有”),由此惑业更感生未来世之苦果。

    未来世之果,也即“生”与“老死”。因现在世之业因,再去受生,再去受报,再造业,再老死,如此轮回流转、延续无尽。

    上述十二个环节,辗转感果,所以称之为“因”;互为条件,所以称之为“缘”;合称则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说明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链条的,任何一个有情识的生命体,在还没有获得解脱之前,都逃不脱这一因果律的支配。“十二因缘”是生命过程的总结,也是众生痛苦的因由。

    不仅如此,“十二因缘”也是一种修行方法。传说释迦牟尼就是“逆观”十二因缘而成佛的。后来出现的《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卷四将其归纳为四种观法,可以参照理解:第一,“杂染顺观”,即从“无明”缘“行”,“行”缘“识”等,顺次而观迷惑之生起。第二,“杂染逆观”,即把“老死”等安立谛说,从“老死”逆次第而观迷惑之生起。第三,“清净顺观”,即从“无明”灭则“行”灭等顺次而观成正觉之真理。第四,“清净逆观”,即从“老死”灭是由“生”灭的缘故,逆次第而观成正觉之真理。“顺观”也称“流转门”,“逆观”则称“还灭门”。“顺观”则为“苦”、“集”二谛,“逆观”则为“灭”、“道”二谛。

    体方法师在《解脱之道》中说:“「缘起」并非与四谛有别。主要是从人生现实的苦迫中找出苦恼的根源而发觉「苦因」与「苦果」间相生相引的必然轨律。”

    四谛和缘起听起来好象是两个不同的理念,其实缘起的十二支就是四谛的内容,也可以说四谛就展现在缘起的内容中。

    大家都有痛苦烦恼,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先找出它的原因,再进一步了解这个因为什么一定会产生那个果。我制造了某一个因缘,产生是痛苦烦恼,但这个因所产生的为什么一定是痛苦烦恼?因果之间为何有这个必然性(即必然理则)?如果找不出这个必然性,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修行能解脱,为什么会解脱?因为中间有一个必然性,叫作必然理则。如果因不正,果就不会正;因不对,果就不能成。明白了这个必然性,就是我们可以着手解脱的地方。这是进一步从缘起了解因与果之间的必然性。

    “如无明缘行,行缘识等十二支缘起,即是「苦」与「集」的说明。所以,缘起是在说明:(1)苦、集都是依缘(关系、条件、原因),才能发生或存在的。(2)相反的只要从因缘条件的改变中,就可使一切苦恼消解而解脱,这就是「灭」与「道」二谛。”

    参考资料

    1.宣化上人:讲述十法界中声闻法

    作者:杨洪文宏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四圣谛与十二缘起的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xi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