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学—禅宗

佛学—禅宗

作者: c5730b691d06 | 来源:发表于2020-04-14 23:24 被阅读0次

禅宗

      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人天百万,不知所以,茫然中,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迦叶。

这就是禅宗的起源,强调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教义!

001 中国的佛学

佛教传入中国,有些如相宗,著名的玄奘东渡取经引进的,只遵守印度宗教和哲学传统,并未给我们的精神带来太大的影响。而佛教的中道宗与我国的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对我们中国哲学和精神影响深远。禅宗是佛教的,也是中国的!

002 传述宗系

菩提达摩一苇渡江,于梁武帝时来到中国,成为中国禅宗始祖。

慧可断臂求安心,成为二祖。

传至五祖弘忍,用写偈子来挑选继承人,于是就有了大弟子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烧火弟子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指定慧能为六祖,神秀不服。于是慧能返回家乡广东,分裂成南宗和北宗,分别代表了空宗和性宗。南宗很快超越北宗,此后禅宗的主流就是沿慧能的路线发展。

003 静默

禅宗认为文字语言有传递的意义同时也有遮蔽的意义,所以不用语言表达是第一要义,用话传递已落入二等。其实对于“无”,说了反而落入言筌。故不可说,保持静默。

004 顿悟

无论修行多久都是为顿悟做准备。顿悟即是见道,明心见性。在某一刻因为禅师们惯用的棒喝或者某种暗示,突然有了质的飞跃。其实是一种心境,在特定情况下,长期积累突然突破,那一刻心领神会,豁然开朗。

005 无所得

《金刚经》中世尊对须菩提说于法实无所得。所以禅宗认为,圣人的生活与常人无异,圣人所做事也与常人所做一般。但他对任何事皆无滞着。自迷而悟,从凡入圣。入圣后,又必须从圣再入凡,这也是不断精进的过程。

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相关文章

  • 佛学—禅宗

    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人天百万,不知所以,茫然中,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

  • 佛学—禅宗

    禅宗 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人天百万,不知所以,茫然中,唯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

  • 关于禅宗(一)

    谈到禅宗,以中国人爱下结论的习惯,总不可避免问及,什么是禅宗? 关于什么是禅宗:王德峰教授曾说“禅宗是佛学...

  • 佛学与禅宗之妙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此段论述是佛家“因果循环”的最好阐述,做善事不是为了现在好,而是为...

  • 有时候,我很怀疑禅宗文化

    有时候,我很怀疑禅宗文化,是假佛学而名道学。 禅宗有智慧吗?当然有。但这个智慧是跟道家学的。所以禅宗算不得大乘佛法...

  • 《中国哲学简史》-佛学&禅宗

    佛学:鸠摩罗什、僧肇、道生;禅宗:达摩、慧能 佛教传入的确切年代有争议,大概是在公元 1 世纪上半叶。传统说法是在...

  • 坛经 三

    据本书,禅宗是佛学中对受众的文化基础要求较低的。六祖自己便是未读书不识字,闻声顿悟。 而面对相对较好学的禅宗坛经,...

  • 心理学与佛学可以擦出什么火花

    佛学,自汉朝传入中国就与中国文化不断发生碰撞,最终形成了中国本土化的佛学流派,如为人熟知的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等。...

  •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日记

    今天看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第二十二章:禅宗:潜默的哲学。了解到了中国佛学的三个宗派:禅宗,性宗,空宗(中道宗...

  • 终于讲到佛教:禅宗妙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禅宗的妙悟学说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它是在融合印度大乘佛学和中国的道家学说基础上形成的,发初于六朝,至隋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学—禅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yf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