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鸠摩罗什、僧肇、道生;
禅宗:达摩、慧能
佛教传入的确切年代有争议,大概是在公元 1 世纪上半叶。传统说法是在东汉明帝(公元 58 年 - 75 年在位)时,但现在有证据明帝以前在中国就听说有佛教了。
公元三四世纪,对形上学意义的《佛经》翻译多了,对佛学了解也进一步。认为佛学很像道家哲学,尤其是庄子哲学,而不像道教。佛学著作往往被人用道家哲学的观念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叫 “格义”,就是用类比来解释。
公元 5 世纪的佛学大师,包括印度来的鸠摩罗什在内,继续用道家的术语,诸如 “有”、“无”、“有为”、“无为” 来表达佛学的观念。造成印度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综合,导致中国形式的佛学的建立。
注意区别:在中国的佛学 VS. 中国的佛学 (P231)
- 在中国的佛学:相宗(又称唯识宗),是著名的到印度取经的玄奘(596-664)引进中国的。
- 中国的佛学: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结合,联系着中国的哲学传统发展起来的。
道家的 “道”,不可名;佛学的 “真如”,也不可言说。
佛教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有某些相似之处。中道宗与道家哲学相互作用,产生了禅宗。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支,真正是佛学和道家哲学最精妙之处的结合,对后来中国的哲学、诗词、绘画都有巨大影响。(P205)
佛学
1 — 佛学的一般概念
大乘佛学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是它的宇宙的心的概念,以及可以称为它的形上学的负的方法。
业:通常解释为行为、动作。但实际含义更广,不只限于外部的行动,且包括一个有情物说的和想的。
照佛学的说法,宇宙的一切现象,或者更确切地说,一个有情物的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他的心的表现。
业是因,报是果。一个人的存在,就是一连串的因果造成的。
死不是存在的终结,只是这个过程的另一个方面。今生的业,报在来生;因果报应,就是 “生死轮回”,是一切有情物的痛苦的主要来源。
照佛学的说法,这一切痛苦,都起于个人对事物本性的根本无知,即 “无明”。无明生贪嗔痴恋,由于对生的贪恋,个人就陷入永恒的生死轮回,万劫不复。要逃脱生死轮回,唯一希望在于将 “无明” 换成觉悟,觉悟就是梵语的 “菩提”。个人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叫 “涅槃”。
性宗:即佛教的大乘宗派,可以说是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同一,或者说与所谓的佛性的同一。可译为 School of Universal Mind(“宇宙的心” 宗)
空宗:又称中道宗,即佛教大乘的其他宗派,描述涅槃的方法为:负的方法。
2 — 二谛义
中道宗提出 “二谛义”,即二重道理的学说:
- 俗谛:认为有普通意义的道理;
- 真谛:有高级意义的道理。
进一步认为,不仅有这两种道理,且存在于不同的层次上。比如低一层次的真谛,在高一层次就只是俗谛。
中道宗大师吉藏(549-623)有三个层次的 “二谛”:(P234)
- 第一层次:普通人以万物为实 “有”,而不知 “无”。
- 说万物是 “有”,这是俗谛;
- 说万物是 “无”,这是真谛。
- 第二层次:说万物是 “有”,这是片面的;但是说万物是 “无”,也是片面的。
- 说万物是 “有”,与说万物是 “无”,都同样是俗谛;
- 只应当说,不片面的中道,在于理解万物非有非无,这是真谛。
- 第三层次:说 “中道” 在于不片面(即非有非无),意味着进行区别。而一切区别的本身就是片面的。
- 说万物非有非无,说 “不片面的中道” 即在于此,这是俗谛;
- 真谛在于说:万物非有非无,而又非非有非非无;中道不片面,而又非不片面。
一切都否定了,包括否定这个 “否定一切”,就可以达到庄子哲学中相同的境界,就是忘了一切,连这个 “忘了一切” 也忘了。这种状态,庄子称之为 “坐忘”,佛家称之为 “涅槃”。
3 — 僧肇的哲学
公元 5 世纪,中国佛教中道宗大师之一:鸠摩罗什,印度人,出生国在今新疆。401 年到长安(西安)定居,直到 413 年逝世。两个弟子:僧肇、道生。
僧肇(384-414),京兆人(西安附近),先研究老庄,后成为鸠摩罗什弟子。论文合集《肇论》。(P236)
僧肇的理论,具体化了第二层次的二谛。在这个层次上,说万物是有是静,说万物是无是动,都是俗谛;说万物非有非无,非动非静,是真谛。
僧肇还提出论证,具体化了第三层次的二谛,见于《肇论》的《般若无知论》(P237)。在第三层次上,什么也不能说,只有保持静默。
4 — 道生的哲学
道生(434年卒),钜鹿人(河北省西北部),寓居彭城(江苏省北部),晚年庐山讲学。
提出的理论中,有 “善不受报” 义(已失传,僧祐编的《弘明集》收有慧远的《明报应论》可能代表道生观点的某些方面), “顿悟成佛” 义(已失传,谢灵运《辩宗论》阐述了道生此义)P238
顿悟成佛的理论,与渐修成佛的理论相对立。
- 渐修成佛:认为只有通过逐步积累学习和修行,即通过积学,才能成佛;
- 顿悟成佛:一瞬间的活动,就像是越过鸿沟,没有中间步骤。理论根据是,成佛就是与 “无” 同一,也可说是与宇宙的心同一。由于 “无” 超乎形象,“无” 自身不是一 “物”,所以无不可能分成若干部分,不可能今天修一部分,明天修一部分。(P238)
道生还主张,“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涅槃”《法华经疏》,即每个有感觉的生物都有佛性,或宇宙的心,只是不认识自己有佛性。这就是 “无明”。
道生的佛无 “净土” 论,佛的世界,就正在眼前的这个世界之中。
道生的 “一阐提人(即反对佛教者)皆得成佛” 义。(P241)
禅宗:静默的哲学
“禅” 或 “禅那” 是梵文 Dhyana 的音译,原意是沉思、静虑。
佛教禅宗的起源,按传统说法,谓佛法有 “教外别传”,除佛教经典的教义外,还有 “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的教义,从释迦摩尼佛直接串下来,传到菩提达摩,据说已是第二十八代。
达摩于梁武帝时(约 520 - 526)到中国,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1 — 禅宗传述的宗系
达摩将心传传给慧可(486-593),为中国禅宗二祖。如此传到五祖弘忍(605-675)有两个大弟子:神秀(706年卒)创北宗,慧能(638-713)创南宗。
南宗不久超过了北宗,慧能被认为六祖。
神秀作偈云:(强调宇宙的心,即道生所说的佛性)(性宗)(“即心即佛”)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慧能作偈云:(强调僧肇所说的无)(空宗)(“非心非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2 — 第一义不可说
后来禅宗的主流,是沿着慧能的路线发展的。在其中,空宗与道家的结合,达到高峰。空宗(中道宗)所谓的第三层真谛,禅宗谓之为 “第一义”。
马祖(788 年卒),慧能的再传弟子。
3 — 修行的方法
第一义的知识是不知之知,所以修行的方法也是不修之修。
有修之修,是有心的作为,就是有为。有为当然也能产生某种良好效果,但不能长久。
不造新业,并不是不做任何事,而是做事以无心,就是自然地做事,自然地生活。
4 — 顿悟
修行,不论多么长久,本身只是一种准备工作。为了成佛,这种修行必须达到高峰,就是顿悟,好比飞跃。这样的飞跃,禅师们常叫做 “见道”。
一个人顿悟了,就觉得以前所有的各种问题,也顿时解决。其解决并不是具体地解决,而是在悟中了解此等问题,本来都不是问题。所以悟后所得之道,为 “不疑之道”。
5 — 无得之得
顿悟之所得,并不是得到什么东西。
禅宗有句 “山是山,水是水”。在你迷中,山是山,水是水;在你悟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P25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