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想约个炮,却不小心谈了场恋爱;有时候你想好好谈个恋爱,却发现只是约了个炮。世界那么大,床却那么小,床上的两个人曾经那么好,却不能一起携手到老。我喜欢牵了手就能成婚的故事,却活在了一个上了床也没有结果的时代。”
----网易云热评
最近我发现,我不怎么依赖微信这东西了。
之前有段时间一直沉迷于微信和QQ这类聊天软件,因为很喜欢聊天这件事情。总觉得聊天是一件很能检验自己和屏幕那头的人三观合不合的一件事情。
因为深信其有效性,所以沉浸于其中。
但我渐渐不怎么相信了。
之前和一位在微信上聊了一整个寒假而且都聊得很愉快的朋友一起出去看海。但就在那次比较直接的接触中,我对他这个人的好感度从70分直接降到20分。
一开始是因为我和他坐在一起,看见他和别人用微信聊天,面无表情地打出了一大串"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当时真的有点被惊住了,我不由自主地想,是不是在那个寒假,每次我以为我们相谈甚欢而甚得其乐的时候,他其实都只是在屏幕那头,礼貌性地打出了一串哈哈哈哈哈?
后来我才发现,真实的他,其实跟我在网络上以为的他,有着很大的区别。
真实的他,其实有一点社交恐惧,有很深的洁癖。而我以为的他,是个开朗爱笑,大方的男孩子。
最搞笑的是,就在结束这次我其实对他的好感度骤降的看海之后,回去了的我却还得发一条朋友圈说,"啊今天和某某某玩得很开心"。但事实上这一天对我来说简直过得糟透了。
我一直盼望我能做到尽大可能的真诚,无论对人对己,却又发觉自己,总是不由自主地虚伪起来。
而在网络上其实更是如此。
明明自己很不想回对方了,还是要强撑着回对方信息,否则“很不礼貌”;明明对方提了一个很逾越的要求,很想怼他说,“关你屁事”,最后发出去的却是“这不好吧”。
不是这样不对,而是……我逐渐发现,在网络上保持一种相对的真诚,不仅需要很大的勇气,更需要一种很强的技巧性。
如何在自己的感受和对方的感受之间取舍,如何表达出自己真实但有可能伤害到对方的情感……这些其实全是个两难而难以取舍的选择。
我之前就知道这很难,但我仍希望我是真诚的。虽然我觉得我大部分时间都是真诚的,但也清楚地知道这真诚的性质,知道这真诚毕竟是一种有限的真诚。尤其是在那些我自己都不得不虚伪的时刻。
在那样的时刻突然就会很嫌弃起自己,因为不能说出自己真正想要的话来,因为不能说出那个“不”字。
其实开头讲的那件事情,最后的结局是,我们现在还是朋友。中间种种,无非是我们说开了一些事情,我们重新认识了彼此,重新学习去做朋友。
但我仍觉得迷茫,因为一直以来坚信的东西突然被自己否定了,所以对于聊天软件,我渐渐也质疑起它的作用起来。
所以现在渐渐喜欢上打电话起来,因为打电话时,对方的语言和自己的反应都是即时性的。因为这种即时性,情感才显得真实了起来。
突然想起怀宏的一句话来,“到了最后,你注定只能以沉默来表示自己的存在。”
如果到了最后只有沉默才是真实的话,我想我应该是会这么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