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师之道

为师之道

作者: 海底浪花 | 来源:发表于2023-11-28 17:01 被阅读0次

                                    为师之道               

          1

       为师之道,在于爱和唤醒。

        然而,往往我们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忘记这是根本。好像提高教学成绩压倒了一切,不知不觉地偏离了教育的主方向。恩威并施,有时候威占了上风,师生关系就变得紧张了。课堂,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兴趣更值得肯定。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但是,我们随着教龄的增长,似乎就因为职业倦怠忽视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了。还记得刚刚走上讲台时,我们多么在乎孩子们的看法吗?每次进教室,总是要“梳妆一番”,最起码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可是,随着年龄和教龄的增长,我们的激情消退,我们慢慢不太在于孩子们的感受了, 尽管你俨然中年大叔,孩子们很难和你的形象拉近距离,但得体整洁是最基本的。

        当有一天,你懒得搭理自己,头发乱不糟糟的,上了讲台被学生开玩笑时,你才意识到你不在乎他们了。你不在乎他们,又何以有爱心去教育他们,你不在乎你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又何以和他们走近?

        当某一天,你不加收敛自己的脾气,忽然被叫醒时,你才意识到你又一次偏离了开学初对自己的承诺, 要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耐心,一定要注意自己教育的方式方法, 别以爱和为了他们好来给自己不当的方式找借口,要承认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 要给予他们你的教育智慧。

       2

       教育学生,爱心绝不是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要落实在行动上。

       那怕是课间一声轻轻地问候,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句亲密的玩笑,一个水果糖的奖励,一次超越师生的勾肩搭背,一个不经意的问候,一次原谅,一次让孩子们意想不到的无作业日,都是我们教育智慧的体现。我们用心的去备课,去传授知识,去给孩子们讲题,去提高孩子们的成绩,却不太用心去走近孩子们的内心,去反思自己的问题。

       你是否问过他们是否喜欢你的课堂,你是否调查过你的作业量他们是否能吃得消,你是否真正采取了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方式,你是否每天都对他们保持好的心情!有人说,能给学生一个好心思,不给学生一个好脸色。我一半赞成,好心思我们绝对有,好脸色我们也要有,否则学生永远和我们有距离,而这样的距离恰恰是他们不愿从内心走近我们的真正原因。

       从明天起,把爱心和耐心落实在行动上,你才算真正改变了自己为师的态度。

相关文章

  • 《为师之道》

    • 一个学期,转眼结束,应该好好总结一下自己的工作。每年一开校,我就提醒自己,现实很残酷,不要苛求他人,学会解放自...

  • 为师之道

    今天上午,孩子班主任习以为常的把四个没完成作业的孩子带到讲台站一排,拍照发到家长群。不知道哪位孩子的奶奶看到了,发...

  • 感悟为师之道

    孔子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我就在想,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秉承什么样的为...

  • 《论语》——为师之道

    读完本章被其中丰富的内涵所吸引,特别为作为教师的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教学建议和自身修养的提升建议。 一、默而...

  • 悟为师之道

    贾彩梅 小时候,我莫名地仰慕神圣的教师职业,常常拿土块代粉笔,用木板替黑板,模仿老师给同伴上...

  • 德高为师,底线为本——我的师德师风学习体会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们身为师范学生,学习的为师之道。 师德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范畴,棍棒出孝子,...

  • 孔子的为师之道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他一生为师不改初表。他心系天下,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想通过教书育人实现他的教育救国之梦。...

  • 为师之道的道

    为师之道的道,是爱与智慧的有机结合。没有智慧的爱是低层次的爱;没有爱的智慧是不人道的智慧。

  • 宝丹:听彦彦老师读《论语》之子张篇

    001 社会教育 君子之道,学习。以生活为师,以生命为师,圣人无常师。 002 儒 人之需也,满足自己、他人、国家...

  • 廉政育人

    廉者,洁之本政者,吏之本。廉政者,高洁吏士焉。然高洁吏士自古于今,皆可为师。为师之道,当育人解惑也。 古之学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师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cx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