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给韦青春的信

给韦青春的信

作者: 浩漠 | 来源:发表于2015-03-06 17:39 被阅读222次

    青春:

    寒假开始时就说的要写给你一些东西,到了现在它才出来:)

    上学期是我第一次做学长,做部长,对我个人而言,经历了很多。

    拿我的性格来说,我天生是一个内向性格的人,更习惯独立思考,对个人私密的空间有需求,更习惯独处,倾向与个别亲密朋友的交往等等,我会想也许我更适合做一个创作者而不是一个组织者,却不能以此为由不去发展自己的性格,我相信内向型领导也有他的强势所在。

    作为一个内向性格的人,在望着他们的时候,我也许比外向性格者本身更能体会外向性格的特点和优势,同时比较出内向性格的独到之处。

    每一次在105开例会,准备说的东西,布置任务;与其他部门的协调;把握好你们的情绪和状态,对我来说都曾是艰难的挑战。在有需要的地方,我逐渐培养出一些有利于自己的外向性格的行为方式和做派,在一些角度看得更透,能比外向性格者更大方、自如地表达,以至于有时人们不觉得我内向。

    我肩上的责任陡然增加了很多。

    我的头不再看向某个人,我就是被望着的那个人。有人等着我来说“要怎么做”。

    我常没有经验可以依靠,只能在过程中摸索、总结制度与方法。

    我不再是干事,而是干部,直接与老师和其他部长商讨配合,代表着采编部的工作,创造出活动。

    最高兴的事情之一就是认识了你们,认识了韦青春、张转玲、兰尤、兰琪皓、段军燕、杨金萍,包括晓夏学姐和张雅学姐,你们对我而言是最特殊的六个学弟学妹,也是我从事媒体工作的工作伙伴,我无保留地对待你们。你们每个人之中,好的、坏的,对我而言都是亲切的。

    采编部的工作都涉及到对你们的考虑。我会与自己相处,但有时不会与你们相处,能做的常是调戏一下你们……,对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我会感到内疚和不安,我曾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我感到对他们的成长有责任……”


    Tiáo Xì

    我希望采编部的工作作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你是开心的,时常能感到自己在成长,再奢侈一点,就是能一起找到对媒体工作的爱。

    你们在大学选择把宝贵的时间和青春放在采编部,我更觉得要引领采编部把我们付出的努力能形成好的成果,值得回忆和欣慰自豪的作品。

    我觉得你朴实、谦虚,也很聪明,有很大潜力。(我也会写班主任评语)

    这学期你有什么想法,还是多和我交流,我愿意听。

    把一件事真正做好来,真的很不容易,不过幸好我们是可以不断学习的。
    我在下面谈一些想法和对你的要求(请允许我这么说)

    见识

    1、多思考,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一个在某一方面见识更多的人去看一个见识较少的人写的文章、表达的“自信”言论,是会难受的,为感到的狭隘而难受。而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性质注定我们要成为一个发言者,我们的工作都是落成白纸黑字四处传播,供人评说的,而思想一旦形成语言和文字,就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古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谨言,慎行,多思”“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等都是在说一个君子应当对自己作出的言论有高度的谨慎感。

    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当我察觉到自己的文章里有虚浮的、不真实的,或是我的语言不能较准确地把握和描述好想表达的事物、情境时,我都会不安——当然,看你们写的新闻稿也是一样。我反感看到你们文章里滥用感情、滥用抒情的句子和空洞的套话。我认为这是缺乏观察、思考以及对自已言论产生的影响的敬重。

    崔永元在《陈虻》的前言里说他认为陈虻“对职业的敬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不停地想”(后面若引用到给你的这本书,我就这样表示:《陈虻》)

    当你知道别人表达的重要性时,你会很节制自己的电视技术,不轻易推拉摇移,不轻易配乐,不轻易铺上非理性的解说词。

    但掌握这种专业态度和把握能力,或者说有“资格”对人产生影响,我觉得是需要一个采编人有高度的见识的,而提高见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种长期的生活态度。诚然,从事采编工作本身,我们在各种现场跑,就是最“有见识”的一类人,这也是为什么当今互联网行业的许多大腕都是媒体人出身,但我们自己要有一个自觉,开放,愿意学习的心来接纳见识。

    2、增长见识带来的是质的改变
    杨绛先生回答青年的困惑:“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电影《云上的日子》结尾导演的内心独白:“我们搞影像的人在寻找新的影像符号去表达真实,但是发现每一个真实背后还有一个真实,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一种真实。”

    我真的很害怕狭隘,正如我最喜爱的科幻小说《三体》里指出的“弱小和无知从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我认同这样的观点:增长见识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罗振宇老师这样谈过两种同为努力,却精神状态迥异的模式:

    1.“因恐惧短缺而奋斗”模式。2.“因害怕狭隘而登高”模式。
    前者的驱动力是——“匮乏”。后者的驱动力是——“无趣”。
    前者的目的在于——“成功”。后者的目的在于——“心安”。

    自己和他人的目光短浅、自以为是,时常让我感到厌倦和无趣,我讨厌那些不负责任而不断带来冲突和矛盾的表达方式。人类的知见总是在时间与历史的演进中被洗刷,我们个人的执着也总在成长和经历中显出短陋,就像一个孩子回头看到自己做的错事,看到自己的长大。

    这让我觉得我觉得还是增长见识比较实在。

    增长见识带给人的常常不仅是一个困惑、一个问题的“解决”,更是一种拨云见日,云散月明的“颠覆”,让一个问题从根本上有了全新的认识,就像我将要推荐给你的一档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的一个朴素而伟大的节目理念:希望带给你认识世界的多一种角度。对于这一点,我想起知乎上一个经典答案带给我的印象深刻的表述:

    “我今天可以一次性地解决题主的这个问题。只是解决的方式恐怕和题主期待的不一样。题主期待的解决方式是有个人来告诉题主人生有什么意义。我可以告诉你怎么摆脱这个问题的困扰。摆脱这个问题的困扰其实不需要回答这个问题。”

    来自问题:
    若一辈子没有赚大钱,当大官,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哪怕一次),活着能算有意义吗?

    我们不如把那颗爱做判断,爱做比较,爱下结论的心,把互相交换没有思想的陈词滥调、琐碎语言的时间用来增进对事物的了解,用来“多做观察,少下结论”,用来全方面的增进见识,用来阅读好书、聆听好人。

    我想,增长见识带给人的,是质的改变。

    3、见识会体现在你精神的各个角落
    记得我大一下学期,在上《公共卫生人文案例》这门课的时候,我听得很开心,很长见识,觉得老师讲课很有意思,向旁边坐的那学长交流我对林忠宁老师的欣赏之情,他却不耐烦地摊手:“说这么多有什么用,根本记不住。”

    同样常有的一个疑问是觉得书看完都忘掉了,还有用吗?

    我觉得一个人的见识确实会体现在谈吐,礼仪,心胸,得体的交际等这些很基本的东西上,有人就这样回答如何算“有见识”——“能够讲究,懂得将就”。接纳的见识也像是往潜意识里埋下了种子,生根,并在某处发芽长大。三毛在谈读书时这么说: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这样说我觉得鸡汤了一些,能把自己的见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有力地运用自然也很重要,好在现在这也成了一门小学科——个人知识管理“PKM”,我近期也在学习,现在我写文章时作引用就比以前有门道了一些。这里顺便推荐给你。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

    3、“杂”的态度

    我认为增长见识很重要的一个态度就是“杂”,如果把眼光放深远一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都会相互促进、相互交织地带给你有益的联想和灵感,”也就是我们思政课上学的事物普遍的“联系性”。

    “见识广的人,知道的事情足够密集,便有更多机会将不同的见识串联起来。并形成‘编辑知识’的思维习惯,也就是把许多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编辑并构成全新的事物。这就是多读书、多认识人的好处。
    为什么一些冷知识、怪趣味那么重要呢?因为这些怪知识和大多数人现有的知识体系距离较远,重合度较低,因此比较可能提供新的触发点。
    ——世相

    很早以前我的一位大哥就要我广泛地涉猎各种行业、领域的基本理念,并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他认为遇到不同的人都能“有的聊”很重要,都能从他们身上学习。

    因为这样想,所以我在生活中会有意地让自己多去接触不同的人,尝试不同的事,只要觉得能增长我见识的,我都高兴地去做。罗振宇老师谈到他的成长经验,说得好,“经常在陌生人的人生体验和知识视野中浸泡一会儿,是最快的成长方式。”

    这里存在信息繁杂的问题,一个经验是,培养自己找到某行业内最优秀的人、最优秀思想的直觉和能力,这是最节约时间的学习方式,我觉得也是媒体人很重要的素质。

    4、推荐一下

    对增长见识,让我觉得实在的方式还是读书。一本好书是思想的精粹,我在我们采编部内倡导每周的读书交流、分享最重要的初衷就是提供氛围,增长见识。感性地说,读书在我的印象中永远是最高贵、最值得尊敬的一件事。当我觉得我说不好话、写不出字的时候,我就不说,我就不写,我就沉默地去读书。有心态、有环境,我能静心畅游书海的时刻,是我觉得自己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刻,是我想要珍惜的时刻。

    再向你推荐两个大量并高质量地带给我好思想、好见识的一个人、一个地方。

    一个人是罗振宇和《罗辑思维》品牌,我和莫小宝学长都是他的粉丝(我花了300块年费成了罗的“亲情会员”,然后把“会员信物”送给了小宝),每天早晨听他微信公众号的语音推送。还有一个周更的优酷上的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的频道。这个品牌基于罗胖老师去读书,然后“说书”给你听,slogan是“死磕自个,愉悦大家”。他对互联网思维、商业思维的理解,历史性眼光等,是我见识到最精辟的,而且他讲东西有趣,深入浅出。主观地说,我觉得他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这个评价很高吧)。

    一个地方是知识性问答社区:知乎,这个你自己了解一下,把我给你的这封信里有引用知乎的地方点过去,基本就了解知乎是什么样的了。


    上面那些,本来我就没什么资格来指教你,但我要告诉你一些我的经验,还有就是觉得你比较缺乏的就在见识这块。山旮旯里的韦青春,我给你推荐的这些,经济成本和连接成本都不高吧?祝福你!

    下面说的才是我本来主要想写的,没想到关于“见识”写了这么多。

    对媒体和本学期工作的一些思考

    最近柴静对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大热,引发大范围讨论,赞颂和质疑都有,单这一点我就感到很棒,起到我心目中媒体的核心作用了,柴静很给媒体人长脸。我们读书会上有柴静和白岩松的书对吧,现在要加一个陈虻了。

    我长期思考的一些问题有:媒体是什么?媒体工作的本质性质意味着什么?宣传工作、媒体工作和在一次活动中起到的角色,与主办方或其他环节应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媒体在一个社会结构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采编部应当尽到的责任,应追求和要求的理念和素质有哪些?

    这些问题其实对决策工作有很实际的关系。上学期,对这些问题我一直在琢磨,但是还没想得很明白。也许因为这样,我的许多想法和决定都不够明朗,在我们采编部内部还没有形成一个被共同认同的理念和追求。这学期,希望我们有更好的采编部让你更多感受到对我们工作意义的认同感和工作趣味。片段-快乐

    除了上面,我再整理出一些我认为有待加强的问题:

    1. 摄影和写作的专业素质还不够扎实。
    2. 接受任务,工作分配、分工,后期加工、审核等制度、流程还不够完善。对稿件和作品尚无一个客观的评判机制和标准。
    3. 每周例会上对经验的归纳、总结,以及各种专业素质的学习提高,即整个部门的“反馈调节”,“新陈代谢”的能力要重视。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给你的信也许不该写得这么态度严肃的,我就这样:-P,而且谈的这些话题也是我最看重的一些“严肃”问题。

    对于媒体工作我再谈两点:

    一、记录意识和写作表达能力

    先看一段村上春树谈“小说家”:

    何谓小说家?当别人问我,我大概都这么回答:“小说家,就是以多作观察、少下结论为生的人。”为什么小说家得多作观察?因为没有大量的准确观察,就不可能有精准的描写——哪怕是通过观察奄美黑兔去描写保龄球。那为什么又要少下结论?因为作出最终结论的永远是读者,而非作者。小说家的使命,就在于悄然地(当然,也可以用暴力形式)把该下的结论以最具魅力的形式传递给读者。
      
    想必诸位知道,一旦小说家(偷懒,或单纯为了卖弄)不愿将这权利委让给读者,亲自出马指手画脚地下结论,小说大体就会变得味同嚼蜡。内容缺乏深度,语言失去光彩,故事变得呆滞。

    来自(并推荐):新闻选题的“炸牡蛎理论”

    他这段话说得实在很好,一个文字工作者的表达就该像他这么精准生动。文字和照片,或者说写作和拍照,是我们的“武器”,仅有的表达工具,我们“欲善其事”——“必利其器”。我的经验是,写作的能力真的是需要锻炼和长期积累的。最近我也在培养自己每天写一些东西的习惯,也推荐你尝试。片段-写作

    推荐你一个提供专注于写作的体验的社区网站:简书,我这时正是在简书上打字。简书当时吸引我的slogan是“找回文字的力量”。

    二、我们作为媒体应起到的作用——
    很多人在看着这个世界,也有很多人在看着媒体给他们看的这个世界。

    学校官方微信平台的那些得到广泛回应的经典原创作品,陈嘉庚:筹办厦大“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厦大潜水课、厦大版男神攻略、100元兑换厦大情怀、厦大景点朋友圈、厦大身边人栏目、别young学院栏目……,得到普遍的称赞,让厦大人读来亲切动听,有归属感,也让这个平台跻身全国高校中最有影响力的公众号之一。上学期我作为咕叽咕叽的一员去参加座谈会,听官微创作团队谈经历,他们就是强调“内容为王”,一直把深入记录校园历史、文化作为追求。

    《陈虻》第二章里提到,政府曾经一度把《生活空间》当成政府官员了解民生的一个窗口,出租车司机不收栏目编导的钱了,“终于有一个地方尊重老百姓了,老百姓可以有露脸和表现的机会了,他们确实是非常感谢你”

    柴静的《穹顶之下》,有人要从各种数据、技术环节或以她拿自己女儿开头来评论她,他们当然有这个权力,但一个事实是,作为一个记者用一年时间走访、勘察,自费投资拍摄纪录片的不是他们,用科学客观并极有冲击力的方式把对雾霾的认识和关注拔高几个档次抬到中国人的面前的不是他们,带来改变的不是他们。中科院、各地相关研究部门、大学教授缺乏将科学理论和观测转化为社会效益和影响的“出口”,而民众缺乏视野:对雾霾的基本认识、现状和危害。而柴静做一台整合资源的中枢处理器,做一个表达观察和态度的广播,这就是我认为媒体很重要的“连接”、“转化”、“传播”作用的典例。

    媒体人和作家有很多共性,有作家现实主义的一面,但他们的写作不是私人性质的,而是天生有“连接”性质的,有影响力的,有传播属性的,我校的官微就是一个正面好例子,它记录下有精神内涵或历史意义的校园故事,融入创作者本人的态度,形成完整的作品,把厦大人“连接”起来。

    以上这些东西,除了媒体人,没有其他人应有这种眼光和素质,也没有其他人更应有这份责任感和情怀。这份记录和连接的活,记者不去做,没有别的人去做。

    换个角度,拿我们的院长说,他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名人,为人低调。很多人想见他一面也许很不易,但有两种人可以名正言顺并以平等的姿态与他面对面交流,一是学生,二就是记者。把院长换成中国国家主席也一样。记者的直击权或者说跨越界限直面现场的工作方式是被社会认可的,也是社会赋予的责任和期望。

    陈虻这样谈纪录片:

    纪录片是把光照到黑暗的地方,这黑暗指的是历史。历史其实是一个混沌的流,照不到光的地方就会在历史的黑暗中沉沦,永远地沉沦,有价值的东西不应该沉沦,这正是纪录片,或者影像记录的历史使命。

    下面的知乎问题里,答主为他同行工作的变质鞠了个躬,“然后呢?”,媒体的作用依然被需要。媒体作为社会中关注、关心,记录,连接等行动力量的象征被需要。

    媒体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信息需要流通,而信息中承载的是文明、思想和进步——这就是我们的初心。

    —— 如何看待文章《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德川咪咪的回答

    以上大概就是我对媒体工作最重要的理想和热情所在。


    这学期除了继续做各种活动本分的“被动记录”,我们继续探索,多一些记录学院文化的东西,但这就不是被动的责任了。主要会放在咕叽咕叽的“公卫风”栏目。

    前几天这学期第一次部长会议,我听着本学期各主流大事件的计划,心里也想到我们可以做的。我们学院虽小,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的道理是相通的。

    艰难劳累照样有的,不过看《陈虻》给了我很多信心、安慰和指导。

    陈虻说他很反感媒体人利用自己手中的媒体向公众表达自己的辛苦,“干什么都不容易,选择了一种工作,实际上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新学期,新的开始,新的采编部。奋斗吧,韦青春同志。
    期待与你的交流。

    你忠实的
    翁陈子恒
    2015.3.4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韦青春的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fv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