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时不时会想,无论你如何努力,学生的层次总是有差别,有高有低,有优秀的,有稍差些的。他们的差别是因为个人习惯不同。就算是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习惯上也有很大不同,男孩子天生爱动,总也安静不下来。女生相对较好些。
之前教高年级的多,今天教得低年级,对自己也是个很大的挑战。总感觉不太难的生字,有些学生总是记不住,写错别字是孩子学习语文的最大障碍,怎么克服呢,是这两天我常思考的问题。班里七、八个孩子,确实是这样。多写似乎也不是个好办法。
这些孩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呢?简单的古诗会背,稍长的课文就不能完全背下来;在家时缺乏有效地监管;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若是在学校,老师盯着还好,一旦不盯着,尽管你安排让他把课文会背,但是最终还是不能会背。学习自觉性差;这些孩子都有个共同的特征,上课爱搞小动作,课堂自律性太差。
我也想过用提醒的办法来让其认真听课,甚至有时实在不像话了,也偶尔会有批评,但是效果总是不太理想。就比如某个字"落",你特意在黑板上讲不要写成左右结构的,应该写成上下结构。你再让他默写,依然还是写成左右结构。有时真是让人头疼。
我觉得主要还是他们对词语意思不理解,所以,有些字写起来就有些想当然了。看来自己再授课上,还是分层教学没有做好。如何能够通过分层教学呢,让所有孩子,特别是学困孩子参与课堂,很值得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