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幽微的人性》语句摘录

《幽微的人性》语句摘录

作者: 喵喵星汪汪 | 来源:发表于2023-02-23 23:17 被阅读0次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功能在淡化、消弱。

家庭功能被淡化的结果是:首先,孩子在一天24小时内经常要面对不同的抚养人,这种抚养人的变换不利于孩子依赖情感和社会交往情感的培养。其次,父母的榜样作用也被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代管人员,如保姆、幼儿园里的老师,甚至是电视。许多牙牙学语的孩子最初的言语竟然是广告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认同对象的不确定,导致现在少年儿童的价值观认同和行为认同混乱,并由此导致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增多。

现代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也指出:人格的核心部分———性格,其形成的主要时期就在人出生至青春期之间(0~12岁)。为什么这一时期对人格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个体在生命的早期是相当脆弱和无能的,其生存本领甚至不及一些低等动物。人在出生后最初的几个月里完全要依赖他人,不仅需要他人提供一定的食品和衣物,还需要他人提供情感抚养,而情感抚养恰恰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所在。

对于婴儿的情感需要,抚养人不仅要给予微笑、拥抱,还要给予一定的言语刺激。对婴儿的轻声细语即是情感抚育的一部分,也为婴儿今后的思维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奠定基础。

既然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在生命的早期,那么,它的关键环境也就不言而喻。家庭,可谓人类的摇篮。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家庭中从一个不谙世事的“生物体”(婴儿)被抚育成能够独立进入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因此,家庭是人格教育的关键场所。要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家庭。

每个有幸福童年的人都会回忆起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恩爱和对子女慈爱,是每个儿童幸福成长并形成良好人格的前提条件之一。

当一个家庭出现裂痕、残缺时,受害最重的就是那些深深依赖父母和家庭的儿童。

家庭稳定是塑造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父母的修养水平又决定着孩子未来的人格。父母是绝大多数人来到世上的第一任教师,他们不仅教我们基本的生活常识,还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教我们如何做人。

从人的心理发展来看,人在出生后的1~2岁内主要发展的是行动能力和言语能力,其间的行为大多是自发的,并在大人的奖赏或惩罚中得到鼓励或抑制。但是,人从3岁起就开始出现一种认同倾向,即不自觉地模仿身边的大人,将他看到的大人的种种行为复制出来,并逐渐变成自己的行为方式。所以,从一个成人的行为举止可以看出他父母的影子,从一个人的修养可以看出他的家庭背景。我们在强调“优生优育”的同时,还必须强调要优化父母的修养与品德。

                          ———摘编自李玫瑾论文

                    《家庭在青少年人格教育和犯

                                    罪预防中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幽微的人性》精华摘录

    1.人的情绪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和人之间是会有矛盾的,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都要知道你的底线,就是你情绪再大...

  • 《幽微人性》

    第一次了解李玫瑾老师是在《老梁故事会》上面,里面有一个故事就是一个连杀9人的罪犯,警方一直抓不到,直到请到国...

  • 第916期【读书笔记】《幽微的人性》读书笔记

    《幽微的人性》读书笔记 文/袁茹意 《幽微的人性》作者李玫瑾,中国人民公...

  • 刘晓飞坚持分享第1044天焦点网络中十期伊川焦点团队分享第

    读书摘录《幽微的人性》 二、言语发展 言语是人表达自己并与人交流的心理现象之一,是人通过感知和学习而获得...

  • 人性幽微处

    老师说,往往人们表现的不同与变化,往往存在于人性的幽微处。(下图是红的发黑的牡丹!美丽的三手图。)

  • 幽微的人性

    最近在听李玫瑾老师关于儿童教养方式的讲座,于是买了一本李老师关于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的书《幽微的人性》,就像书中所说,...

  • 幽微的人性

    人们喜欢喜剧,同时也喜欢悲剧。人们有强大的意愿保持欢笑,同时在骨子里也抱有着窥探和猎奇。 喜剧是来源于悲剧,是因为...

  • 《幽微的人性》

    《幽微的人性》取材自李玫瑾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访谈内容 著名犯罪心理学家 国内犯罪心理画像揭秘犯罪人心理成因 谋划青...

  • 幽微的人性

  • 《幽微的人性》

    自从当妈以后,我在网上看了很多李玫瑾老师的视频。在育儿这条道路上,李玫瑾老师的话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幽微的人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幽微的人性》语句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it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