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作者: 寒暄寒 | 来源:发表于2022-03-22 17:07 被阅读0次
    丰收

    上午跟同事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了粮食的话题。英姐再有一年多就退休了,她说到过去农村家家有余粮的年月,深有感触。

    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里说:“王者以民人为天,民人以食为天。”这话说得实在。过去咱老百姓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岁月,都念叨一个道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装中国的粮食”也是同样的道理。

    作为一个年幼时因为害怕干农活总想着逃离农村的人,到了中年却越来越怀念那一段与土地庄稼打交道的日子。偶尔去超市买米买面买菜,脑海里也会时不时跳出曾经劳作的画面。手里的米面菜也形象化地跳转为长在土地里的样子。我想我的孩子们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毕竟他们缺少了跟土地亲近的经历,也不知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和感受。

    老家的土地是典型的淤泥地,就是那种不下雨特干,一下雨特黏的胶泥土。说得再形象一点,天旱的时候,土地裂开四指宽的缝隙,锄草的话,锄头“梆梆”响,能蹦半尺高。遇到下雨天,地里路上都是泥水,走路都要光着脚,不然鞋粘在地里都拔不出脚来。车子更是没法行走,轱辘压过去就是一砟深的沟痕,走不了几步路,就陷入泥里再也动弹不了一分。

    就是这样的淤泥地,在不上化肥,没有机井的年代,却是最能打粮食的肥沃地,曾经也是县里有名的粮仓。

    每到收麦收秋,村里的小学都会放假,这也是农村学校的特色。家家都种地,这时候是最忙的时候,学校老师多是民办教师,家里也都还有庄稼地,自然也要放假收麦、收秋。

    收麦的季节正赶上热的时候,不过天越热麦子成熟得越好。最初还都是人工收割,地没有合大方,多是零星小块地。为了抢收,麦收季节都是天不明就起,到了地里麦秆上还湿漉漉的,用镰刀割起来煞是费力。

    到了中午,日头正毒,麦秆麦穗都干巴巴的,镰刀割起来“嘎嘣脆”直响,不过头上顶着热辣辣的日头,汗流浃背再加上麦芒刺痛,那滋味也很不好受。

    八九岁的年纪,手握镰刀,头上是夏日灼热的日头,眼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麦子,胳膊上、脖子里、脸上都是红通通的,又痒又痛,大人说是“麦毒”,三伏天更甚,像是过敏一样,起好多小红疙瘩。如今想起来,我身上还有不舒服的感觉。

    从播种、浇水、施肥,到锄草、打药、收割、打场,哪一个工序都不能少,哪一个环节都是辛苦。有了这些经历,就更加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也更加深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

    这两年,收麦都是机械化,许多农民麦子不出地头都卖了。收割机收完,直接倒到三马车的兜里,一手卖粮一手收钱,也省的自己晾晒了。再说,如今也没有原来晾晒打麦的地方了,大马路上又不安全。

    父亲的习惯还是要把麦子装袋子里,数一数有多少袋,估摸着今年的收成怎么样,然后再入到两个铁皮谷仓里,放上驱虫药盖好。囤上一段时间,说是等到价格涨上去了再卖。不过这两年麦子的价格很稳定,父亲囤了一段时间的麦子也没有多卖多少钱,倒是经常拿出一部分去磨成面粉,隔段时间给我捎上一袋。我也会在麦收时节,回一趟老家,帮着父亲把成袋的麦子入仓,也算是见证了“颗粒归仓”吧!

    父亲那一辈人还是奉行“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老话,每年都会存一些粮食,除了留一些做种子,其他都自己磨面食用了。

    我的孩子们都没有这种想法,他们应该是觉得超市里啥都有,随时都有,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买,挺好挺正常的。

    也许吧!每个时代的人有每个时代的活法。不过,“民以食为天”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是这个真理的内涵,在未来会更加的丰富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以食为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pf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