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概写法要从人物情感角度出发,即使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也要像写小说一样,具有可阅读性,而非就事论事只交代事件,重要人物也沦为了工具人。
人物在压力下做出选择,会展现出真实性格!但如果只是个没有情感的工具人,无论他经历了什么,依然无法展现出角色性格!因为他面对压力事件没有态度、观点和独特的个人看法,那么这个人物在行动时所做出的动作势必为常规条件反射动作,而非由该人物所经历过的人生大事产生的心结,原生家庭环境等人物前史的影响下的规定性动作。“事在人为”“事”一定是这个“人”能干出来的事才行!
其实,在写人物前史时,可以连接着顺下来人物小传,小传写完,故事梗概就完成了。而非将故事梗概独立割裂出来单独写,那么之前的人物前史很容易失去意义和价值。之后可根据故事结构,开门见山得交代开端,从人物出场的行为动作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前史、身份、性格特点,再往下发展故事就会顺畅很多,更具有原创性,人物也愈加生动。
多给自己提问题,细化人物前史。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他变成这样之后所做的行为或决定是怎样的?他的行为给自己的未来及他人的未来是否带来了变化?反面的对抗力量来源于哪里?这种对抗往往是与正面力量双生的。塑造构思人物要接地气。
大情节是虚构的,而细节是真实的,观众才会愿意进入你编制的梦境,看你写的故事。
让你塑造的人物具有典型的地域生活气息。从人物形象的描写,生活动作特征,到对白台词,是否能提现“地道”的人物特质。挖掘有意思的人物,塑造有特点的人物,拉开人物性格差距,让他们产生碰撞。
编剧的侧重不在编,而在如何让人相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