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醒来,大雾漫天,和儿时第一次看到雾一样,像舞台上的干冰,“干冰”也是很后来才知道的,只看到台上冒气了,预示着神仙要来了,或孙悟空腾云驾雾了。现实就是路上的车不好走了,好在我是坐地铁。地铁或公交比较拥挤,但好处是没有距离感,但周围尽是陌生人,体会便是既陌生又近距离。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在路上肆意地读书或者听音乐,让路途变得不乏味。
最近依然是读《推拿》,一群盲人的故事。走在路上时而抬头看看,时而看看手机,自己也处于相对盲目的状态,且专找小路走。小路无人,在车流中显得突兀和决绝,很适合边走边阅读。我还是不太适应听小说,听评书可以听音乐可以,听读书总是不妥帖;依然是历史限制了我的意识状态,但意识形态我总在不断突破自我,能坐到不被束缚是不容易的。
怎么能不被束缚呢。人的束缚根本上说是抽象领域的事,是意识形态的束缚。这种摆脱和解放由于大环境的客观束缚,使个人即便相对摆脱了也多少要在生活中演演样子。一方面心里上摆脱了,一方面表面上还要摆出种被束缚、迎合的状态来。这就考验演技了,也考验心理。随后会发现一种普遍的人的状态,一面是迎风潇洒,另一面是冷暖自知,所谓人世间的众生相之复杂就在于此了。
不能接着上段写了,再深入容易无法发布。
据我观察,人们似乎更喜欢什么事情都浅尝辄止,故意不要深入,也似乎大家普遍上有浅尝辄止的默契,都有点担忧深入后的真实被翻上来,所有人就不好做人了。如果非要深入就得另寻个角落了。
角落是个好地方,具象的角落我喜欢沙发里,喜欢在公共场合的角落位置里;抽象的角落就各人自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