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这本书的副标题叫做“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作者也的确在书里告诉我们很多“变厉害”的方法。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其中有很多不仅能改善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可以用来反思我们的教育。
1.及时——想到就去做,现在即未来
拖延症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上一项非常普遍的症状,大家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太累了,准备没做好,还有时间不着急……也有可能就是单纯的恐惧,担心自己做不好。这种情况在学生中也普遍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作业抄袭的愈演愈烈。(尤其是在先进的网络和通信技术的支持下)但其实拖延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克服心理上的困难。
首先,不要担心自己会做不好,因为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因为只要开始了,你就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
其次,不要担心没有做好准备。这是我们的教育理念给我们、给学生从小培养的习惯,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中却未必实用。传统的教育体制 中隐含着“ 未完成”的思想惯性,在老师们看来,传授给学生知识、理论、技能是让学生为今后做事“做好准备”,而不是“ 现在就做事”。所以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又到大学、博士,花了10多年、20多年的时间,都不过是在“做准备”,在学习、练习,在完成习作,却不是创造出“产品”。由于我们一直在“做准备”,所以我们一直都没有“ 完成”过什么东西。
这种“先做好准备再上场”观念的一个致命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总有我们还未顾及的问题,总有我们能力上的短板, 总有我们未搜罗完全的信息,可因此我们就要一直准备下去吗?当然不是。只有你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你的思路才会更清晰,才能才得以切实地锻炼,视野才更加开阔。
再次,不要等待不知是否会到来的“时机”。因为如果我们总能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那么我们同时应对的事情就少了,也就 不用多花心思去“管理”这些事情。而待完成的事情一多,管理的复杂度就直线上升,相应地,记忆负担、情绪负担和人际负担 也会显著加重。这些心理成本虽然是隐性的,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事情越积越多,我们慢慢会觉得无法承受,情绪上 的各种问题首先会爆发,然后与周围人的关系也会变差,于是生活开始失控。
也就是说,所有的等待都是有成本的。因此,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时机”上。对于大多数人大多数事,“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与其等待,不如现在就开始。我非常喜欢书中的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最后,视未来 存在于当下。未来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出现在即将到来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也无法预知未来,但既然未来难以预测,那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它,能让我们在当下更有行动力。
2.努力——集中精力做正确的事,学会努力的正确策略
我们一直会把努力挂在嘴边,从小到大老师和家长们也一直用“有志者事竟成”之类的名言来激励学生。大家好像都觉得只要比别人更能咬牙坚持,就一定能获得成功,知乎上也有“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的名言——尽管现实往往证明并非如此。
在作者看来,努力不是一场意志力的较量,而是一种需要学习的策略。因为意志力是非常不可靠的,你越强调它,越依赖它,你 中途放弃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意志力总有可以承受的极限,就像一根已经绷得很紧的绳子,若是再用力的话,随时都会绷断。
所以,如果一个人总是在半路上放弃,或许并不是意志不够坚定,而是用错了方法。努力的首要前提,是你愿意为自己的工作或是学习而付出,而这说明你一定对这件事情非常感兴趣或是热爱。
如果我能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一定是这件事带给我的丰盈感和满足感超过了我的所有付出,一定是这件事日日夜夜萦绕在我的 心头让我欲罢不能,一定是这件事唤起了我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兴趣。也就是说,赐予我力量的,是激情的驱动,而不是意志力的 鞭策。
另一方面,除了兴趣,我们也应该要衡量一件事情是否值得我们去努力。比如很多的娱乐活动,尤其是现在很多学生沉迷的电子竞技。娱乐当然能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但是显然对解决问题帮助并不大。
作者认为,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 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作者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 的速度,作者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如果从这两个角度来思考,我们似乎能对很多事情有新的看法。例如我们经常会觉得有些人做事情“目光短浅”,甚至有时自己也会犯这类错误。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真的无法衡量一件事情的价值,而是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到一件事情在发生时带给我们的即刻的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例如很多学生在闲暇时间宁可选择娱乐也不愿意在学习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这在老师们看来当然是目光短浅,但其实对学生来说两者都是有收益的。娱乐可以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放松和快感,复习则会带来长远的收益,但是绝大多数人为什么都会选择前者?不仅仅是因为复习更累,更因为大多数人更看重眼前的收益,而忽视了长远的收益。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靠 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只不过,对前一种人们常常趋之若鹜,对后一种人们却避之唯恐不及——而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去做后一种事的必要。
另一方面,我们经常会有一种感觉,就是似乎休息多久都没有休息够,“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其实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也就是这项收益的“半衰期”是否足够长。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所以,所谓努力,所谓合理利用时间,就是选择去做感兴趣的、正确的、值得做的事情上。
可是,现代人,尤其是我们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他们接触的生活圈子非常有限,生活的主要内容也几乎全部被学习和娱乐活动占据。因此经常会有学生问:老师,我怎么知道我的兴趣在哪里呢?
作者认为,宁可傻一点、笨一点,去做一些并不特别喜欢但看上去又富有挑战的事,或者去做一些少有人做但又看上去很有意义 的事,并且咬咬牙,多坚持一段时间,或许就能把死循环的闭环打破,开启新的良性的循环。不以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并不是说 不再追求兴趣或者忽视兴趣的重要性,而是调整一下顺序,不再要求先有兴趣再努力做事,而是先努力做事,再在过程中获得乐趣和热爱。
3.独特——保持自身的独特,要有长远的目光
我们经常会用木桶理论教育学生——要全面发展,不然你的短板就有可能拖你的后腿。作者也承认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实我们或多或少都对这一理论产生了误解。
木桶理论最早是用来类比团队管理的。也就是对一个团队来讲,决定其绩效的不是组织中最强的那个团队成员,而是最弱的那个 成员。这是因为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这些分工一环套一环构成了结构紧密的整体,所以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 影响整个团队的表现。
这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学校里的“好学生”往往在走上社会后会过的不如人意。由于现代社会分工细化的特点,大多数的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一定是某个领域的专长,而不是面面俱到的能力。所以在这些岗位进行招聘时,就更加倾向于招聘单方面才能突出的员工。
所以,我们当然希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但也应该鼓励他们保持自己的独特。
就像一个著名的日本广告中说的,“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这比赛是谁定的?终点谁定的?该跑去哪才好?该往哪跑才对?有属于自己的路,自己的路?真的有吗?我不知道,我们还没看过的世界,大到无法想象。没错,偏离正轨吧,烦恼着,苦恼着,一直跑到最后。失败又怎样,绕点路也没差,也不用跟人比,路不只有一条,终点不止一个,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可能,人生各自精彩,谁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的?”
所以,最好的竞争策略并不是如何跟其他人竞争,而是开拓出一条独一无二、罕有竞争者的道路。如果你为了被社会认同,拼命 去迎合主流标准,说大家喜欢听的话,做大家喜欢的事,那么最后的结果,不是被认同,而是被忽视。
只有逃脱献媚于他人的牢笼,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