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对小说里描写的巴黎市景比较模糊,对于巴黎圣母院里的结构更是迷糊,主教住在那,钟楼的方位如何,都要去对照着网上有关的布局图来看。当时觉得,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趟巴黎,到塞纳河畔吹吹风,尤其要到圣母院里逛一逛。
但就在前天,一场意外的大火在巴黎圣母院塔楼燃起,大火燃烧近十个小时才被扑灭,塔楼尖顶轰然倒塌,这座建于800多年前的中世纪建筑整体损毁严重。维基百科昨天将巴黎圣母院的词条更新,“巴黎圣母院2019年4月15日被焚毁”。我相信它会被各种能工巧匠不遗余力地修复,但不管怎样,它都不再是最初的样子。
此类遗憾在我不止一个。曾经读郦道元的《三峡》,震撼于它的壮美风景,但后来才知道,由于三峡大坝的建造,以后那重峦叠嶂,隐天蔽日的高峡只能在影像中看到;中学时从BBC的纪录片上第一次看到浪漫的马尔代夫,清澈的海水倒映着蓝天上的云朵,白色的沙滩上点缀着几处茅舍,然而报道称,这颗印度洋上的明珠将会在几十年内淹没。
我们往往把事情想的理所当然,一座历经沧桑的建筑在那里站了几百年,肯定会继续挺立下去;一条流淌了几千年的大河,必然会继续奔腾下去;一座存在了上万年的岛屿绝不会被淹没。
但也正是这理所当然,使我们变得有恃无恐。
囊中羞涩,等钱足够了再去旅行;刚刚相识,等机会成熟了再去表白;事业才起步,等时间充裕了再去陪家人。而往往当我们觉得条件已经具备,准备行动的时候,就如巴黎圣母院有可能在任何一个下午被烧毁一样,曾经以为理所当然的等候,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长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