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凡齐微课
在过去三年,我买了52门课程,涵盖了形象礼仪、美衣穿搭、文学素养、演讲写作、团队管理、精力管理、科学育儿等等等等,我给自己注入了52支”知识强心针“,来弥补自身短板,减少没有见识的羞愧感。
在我的朋友圈里,很多人选择知识付费。 我们为什么会在这个时代这么热衷于网络买课学习呢?
1、原来有很多零散的知识点,在百度里面都能搜索到,但很多人,可能像我一样懒,不想对某一个专题展开连贯性的思考。
2、存在一定的信息断层,担心自己搜索的不科学、不完善,索性就花个几十、几百、几千、几万等不同需求不同价位的课程,学习别人的经验。
3、我们很多人感兴趣的和曾经学过的不一样,想尝试新的领域。
4、知识付费时代,媒体渲染了学习的焦虑感,认为不学就落后了 。
5、部分课程瞄准人们的碎片时间,一个小节5-10分钟,方便大家提高时间使用效率。
可是买了课,真的会认真学习吗?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很多课程在买的时刻是认为自己需要的,有时候甚至是手指滑动到宣传画面上,我们认真阅读了一遍广告,就认为自己需要,认同编辑说的课程重要性就给买了。
有些课,若非当时真的需要,就跟买过季衣服一样,到真的穿的时候,才翻出来看看,有时候甚至都忘记自己买过了。
而当下就很感兴趣或刚好有时间听的课程,好多也是通过闲暇时间听一听,听完就像过眼云烟一样,随风而逝。 对于那种刚需课程,学了立马可以上手的知识,则是能从整个课程当中吸收一些都感觉值了,毕竟买这种课程,就跟花钱买了别人的时间和精力,直接拿到问题的答案一样。
当然,我最佩服的是这样的同学,根据老师的课程,寻根究底,顺藤摸瓜,最后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以致用,并有所获。
这些学习课程如何发生演变?
很多平台从原来推出的音频课/视频课,升级为音频课/视频课+训练营+打卡的模式。
很多人买了音频课也不听,听了也不实践,那么好,我们组建一个训练营,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强制打开的平台,有些同学就喜欢他律,让别人提醒和监督来提高自己的行动力。
其实不难发现,很多市面上已经推出来的课程,背后都有一本书或多本书做支撑,若学习者是一个自学能力很强的人,完全可以自己买书来学习,或许价格差不多,还能学得更透彻一些。
但不管是通过哪种学习方式学习,对于一些指导类的书籍或课程,你只有按照作者的方法照办了才有效。
就如同学习穿搭课程一样,学完穿搭,结果你在穿衣服的时候,不使用课程中提到的方法,就只能说自己知道了别人是怎么穿搭的,对自己丝毫没有影响。
也如同体育中关于兴奋剂的那句话:”给足球加兴奋剂是毫无用处的,这玩意儿要踢球的人去用!“
你会是下一个知识付费者吗?
面对世界上千奇百怪的知识,每一个人的短板和盲区都好多,所以,你会是下一个知识付费者吗?最近你在哪里打卡呢? 我也想问问自己,你花了那么多时间和金钱来弥补自己的短板,那么未来你的长板是什么呢?
我内心想法是,希望自己在发挥长板优势的时候,短板不要太拖后腿了。同时在人人高喊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不要太内卷了,让知识成为自己的负担。 最重要的还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2年度年度营第4篇,字数1223,累计4914字【随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