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一本工具书《妈妈不得不知道的定律》,讲述了66个定律,从心里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
一时之间,仿佛自己带娃又有了方向,解惑了育儿中的难题,让自己懵懵懂的状态得到回答。
你听说过“手表定律”吗?
从前,有一个森林里,一位游客在林中游玩,他把手表遗忘在岩石上,走之后,一只猴子过来,把手表拿走了,它聪明,因为它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所以让自己成为国王。把那块手表当做至高无上的宝贝。拥有高的荣耀。
几天过后,它又捡到一块手表,它犯愁了,因为有两块,不知道以那块手表的时间为准?
随后,森林里,猴子的生活出现了混乱。本来找果子的时间,一块手表显示睡觉的时间。
“手表定律”同样适应于育儿,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和妈妈的意见不统一,小孩的情绪肯定是沉默寡言的。
在《超级育儿师》里,有一对浙江宁波的父母。妈妈强势,爸爸懦弱。小孩子喜欢做手工,妈妈没有耐心,不小心把手工撕掉脚,妈妈并没有道歉,自己倒发起脾气了。说“要去做饭”。
爸爸回来后,没有责备妈妈,也不敢说妈妈。放在一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造成了孩子的“不敢”。喜欢爸爸,而妈妈又反对爸爸的做法,造成了孩子情绪障碍,以至于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其实,生活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只不过我们都没有用心发现,以及及时的纠正。
教育孩子要做到统一,双方父母保持一致,在孩子心里,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在很多家长育儿理念里,“一方唱白脸,一方唱红脸”的这种思想,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招也会不管用了。
在职场里,“手表定律”也同样值得借鉴。
在前几年,我进入房地产,做起了销售,在里面有普通置业顾问,销售主管,销售经理,项目老总,还有项目经理,不同的等级。因为才开始,我从最底层开始做起,大概有一年的时间,自己做到销售主管。
有一次,项目经理和销售经理为了是先投入广告还是先进行销售争论不休,做广告宣传的话,恐怕错过金九银时的时机,先销售的话,怕出现后期的销售。
就这样一个项目,一直被讨论,一直没有结果,最后双方都没有夺得好机会。别的房地产大赚了一笔。
“手表定律”,它告诉我们,决策者不能太多,一个足矣,两个或以上的同类事物在一起,不如一门心思的往前冲,来的有效。或许,我们都会成为第一个“快乐猴子”。会达到自己的“彼岸”。
想想生活中,遇到了“手表定律”,你是怎么做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