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我的物质形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物质形态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我的“内心感觉”依旧。
所以我不该向其投入太多的注意力。
想象身体就像是我的车。它的作用是载我去我要去的地方。对于它,我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它的这一功能是否正常。为此我需要保养它。但是我不应把它当成全部,过分关注它。
我不是我的自我意识(人格面具)
为什么会有想要保护自己所有“财物”的错觉?
因为人的物质形态有试图控制自己周围的物质世界的倾向。
自我意识是什么?
一种身份认同感、一张人格面具:我看见的自己,我相信或希望别人看见的我。
起源:“妈妈”将名字与各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从此我们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人格面具,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它。
因为我们期望别人接受我们的自我意识(求认同),所以当别人不接受时我们就会不快乐。
为什么求认同注定会失败(进而导致不快乐)?
别人更关心自己的自我意识。
一个人想要让自己的自我意识适合生存,就必须在如下比较中获胜
这个人的自我意识能否看穿别人的自我意识。
上述比较是冲突的,因为对于A和B来说,A想要看穿B的自我意识,B想要让A相信自己的自我意识。A为了让自己是正确的,就必须认为B是错误的。这样做A才能获得优越感:无需为了变得更好而付出努力,只需看轻别人就行。
即便别人认同,认同的也不是我,而是我的面具。
我们内心深处会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是为“他人”赢得赞赏,这份赞赏太空洞了,我们为真正的自己感到不值得。
我不是世界的中心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连接的复杂网络中,每个举动都在影响周围每个人的人生,也被外物的举动所影响。
没有绝对的好事或坏事。关键是站在什么角度去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