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凭着和善与坚定就能“管教”好孩子,这样的“正面管教”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
到刷牙时间了,小贝还在玩玩具,按正面管教的方法,就不能说“小贝,很晚了,赶快去刷牙”,而应该提供有限的选择“小贝,该刷牙了,你是现在去刷牙,还是五分钟后去刷牙?”“五分钟后。”“好。”五分钟后,小贝果然在提醒下欣然去刷牙了。于是,你心中窃喜,“哇,这个方法真好!”
洗澡时间,小贝早已经洗干净了,但还想玩水不肯起来,怎么办?老办法,正面管教的有限选择——“你是三分钟后起来,还是是五分钟后起来?”“五分钟。”五分钟到了,你提醒“小贝,五分钟到了,该起来了。”可是,小贝说:“不!我还想玩!”怎么办?“有限选择”失灵了。
别急,这时候,你应该走到小贝身边,让小贝看着你的眼睛,然后你和善地说:“我知道你还想玩,但现在玩水时间已经结束了,得起来了。”小贝从你的眼神看出你是认真的,于是同意从浴盆起来了。你又窃喜。
可是,下一次,他不愿意了,“不,我还想玩!我就要玩!”怎么办?正面管教还有一个“坚定”呢。你和善但坚定地强调:“我知道你还很想玩,但很抱歉,该起来了。你是自己起来,还是妈妈把你抱起来?”理想的情况是他选择“自己起来”或“妈妈抱我起来”,这就是“有限选择”与和善坚定地完美结合。但下一次他可能会说:“不,我就不!我还要玩!”此刻,爹妈又该怎么办?
只能“坚定地”执行了,“你自己不起来,那只能妈妈抱起来啦。”于是,妈妈使用洪荒之力硬是把小贝从浴盆里抱起来,再抱进卧室,小贝一路挣扎,一路哭,到了卧室,继续哭闹。按正面管教的,此刻,你要陪在哭得撕心裂肺的小贝身边,决不能丢下他离开,更不能揍他骂他,也不能不耐烦地嫌弃他“你好吵啊”,等他哭得差不多了,问他:“我知道你被硬抱起来感到很生气,换做是我,我也会很生气。现在,你愿意让妈妈抱抱你吗?”如果愿意,那基本达成和解,如果不愿意,你只能继续耐心地和善地陪着。这里运用了正面管教的“共情”,即认可孩子的感受。
如此再三,孩子一定能在你的“和善而坚定”中慢慢摸索出必须遵守的规则。
到这里为止,“正面管教”听起来都很美好,对吧?但如果遇到以下情形呢?
餐间,小贝用纸巾擦了嘴,然后,小手拿着纸巾悬空,等你注意到他的动作后,他手一松,纸巾自由落体掉到了地上,他脸上还有一丝狡黠。怎么办?有限选择?“你现在捡起来,还是吃完饭后捡起来?”都不选,怎么办?行为背后一定有其心理原因。其实,在这之前小贝早已经会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那这个故意扔纸巾又是怎么回事呢?按正面管教的说法,这就是权力之争或者反叛——我就要看看,谁说了算。为什么会出现权力之争或反叛的行为?这又得往前追溯,是不是爸妈哪些方面对孩子控制太过了?总之,教育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环环相扣的,哪个行为错了,一定会在某个扣上显示出裂痕来。
早晨,快到上幼儿园时间了,小贝却故意跑到了小房间的上铺坐着吃芒果干。提醒他“时间到了,该上学了”,可他却说不想去上学,怎么办?有些情况下,他可能是因为在幼儿园里遇到了挫折,他想逃避一下,如果他的情绪很激烈,确实应当考虑让他“逃避”一天,以让他幼小的心灵得到休息与恢复。但如果“不想上学”隔三差五地出现呢?按正面管教的,如何让“自然后果”来教育孩子?
正面管教,说的和善与坚定就是不控制、不贿赂、不放任孩子,深究一下,“有限选择”是不是另一种“控制”呢?
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不断考验父母智慧的过程。如何既能让孩子自然而然地遵守一些必须的基本的规则,同时又能感受到父母的爱而不是因为教育目的过显而导致亲情疏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