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突然发现,俺的那篇文章被老师转发,点击量迅速过千,高兴了一天之后,到了晚上,我发现自己绞尽脑汁都写不出文章了。
到了晚上快11点的时候,依然是没有头绪,要么思路太笼统,要么想到的观点没有新意,不知不觉就稀里糊涂睡着了,半睡半醒间,还在思考这个问题:老师这是用了什么法,让我如痴如醉。
我知道,老师一定用了一种强化的方法,但是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今早,找到了《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终于被我翻出来了,我也知道了老师是用了什么法,给我灌了“迷魂汤”。
就是这本书大家知道什么是强化吧,就是华生推崇的那个,华生曾经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咱们暂且不论行为主义的偏激之处,生活中很多的行为还是很有效果的。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无意识应用行为主义,因为它见效快。
我们先来看一个“强化程序表”。根据这个表对行为的影响,有四种强化模式:
1 固定-比率(FR)程序表
强化物在有机体作出一定数目的反应后才出现。由于反应和强化具有直接相关,固定比率程序表产生的反应速率很高。很多售货员都是有固定比率程序表强化的,他们必须卖出一定数量的货物才能得到报酬。
2 可变-比率(VR)程序表
在可变比率程序表中,强化物之间的平均反应次数是预先确定了的。强化可能是在一次反应后出现,也可能在20次反应后才出现。可变比率程序表产生的反应速率最高,抗消退能力最强。赌博似乎就是受可变比率程序表控制的。
3 固定-间隔(FI)程序表
强化物是在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后,有机体第一次做出反应时出现。被试得到强化后必须等待几秒钟,有反应才会被强化。强化与反应次数无关。按月支付薪水即是将你置于固定间隔程序表中。
4 可变-间隔(VI)程序表
平均时间间隔是预先确定了的。平均每经过几秒就呈现一次强化物,这种程序表产生中等的但却很稳定的反应速率。如果你曾上过一位教授的课,课上常有临时的不规则的突然检测,那么你已经体验过什么是可变间隔程序表了。
四种强化程序类型刚才跟大家简单解释了四种强化程序表,我们会发现,比率程序表比间隔程序表对于有机体累积的反应频率要高。第二种也就是可变比率程序表让人累积的反应频率是最高的,而第四种-可变间隔程序表,让人的累积的反应频率是最低的。
现在回到了那个问题:李老师有时候会时不时地表扬我们一次,让我们感觉受宠若惊,又感觉好有期待,这符合上面的那种类型的强化程序表呢?
当然是第二种――固定-比率程序表。这种程序表,让人知道老师会关注,这就相当于比率,而李老师的这个比率并不固定,于是,我们就像是赌博一样,天天待在这儿,心甘情愿去努力,等待着老师的关注。
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天呐,我震惊了。原来,李老师早已经深谙强化的道理,并且把我们当成了他的那一打婴儿,置于强化程序表中了。更可怕的是,我们竟然心甘情愿成了李老师手中的那些小婴儿。
当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我竟然写不出一个字来。
唉,人呀,不能太聪明,我还是笨一点,乖乖当老师被强化的那其中一个吧。
《心理学与生活》180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