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批评也不表扬

不批评也不表扬

作者: 菜菜_924 | 来源:发表于2020-12-04 11:40 被阅读0次

我近期学习的五本书中,同时表明统一立场,值得提炼出来分享:

不批评也不表扬

惩罚、批评大家都比较熟悉,也尽可能学会去避免,但做到不表扬不奖励真的也挺难的。

表扬和奖励是根深蒂固的习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就是这样被教育和抚养长大的。

表扬或是奖励的确可以让孩子去做他们不想或是不爱做的事情,但是他们不快乐。因为幸福只能来自让我们内心感到满足的东西,这并不需要别人的掌声。

儿童天生就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他们的内心本就蕴含着诚实、怜悯和体贴。这些品质要靠我们的引导、示范和鼓励才会浮现出来。奖励和表扬反而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

给予孩子奖励的背后动机还是想要操纵孩子的行为。为了孩子更好的合作。

家长应该依靠他们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来激励孩子,而不是靠奖励。

奖励可能会适得其反,会导致一些问题:

    1.孩子学会为了奖励或是表扬而做事,但并不是真的想做。会导致孩子丧失自发性,而过于依懒别人。一旦孩子习惯接受行为的奖励,他们会总是试图取悦别人或是在意外在的肯定。而且外部奖励也容易上瘾,因而孩子可能会无休地寻求关注,从而丧失对其事物本身的兴趣。一旦他们无法从别人那里感受倒自身的价值,就会产生失败感。

    2.称赞孩子的潜力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说“我就知道你可以的” 或“来吧,你可以做得更好的” 这些话听起来很令人鼓舞,但其实不然,这些言辞里充斥了孩子必须努力超越的期望。于是为了你对他们的进步感到满意,他们会极力去表现。另外一个背后的潜台词是:你现在还不够好。

    3. 激励听话的孩子是一种操纵。

爱给予奖励的父母也爱给惩罚。孩子不喜欢被操纵的感觉。表扬等于在提醒孩子,他正在被你评价和判断。如:好宝贝,你吃完所有的饭菜,真棒!倒不如说:哇,你吃掉了全部的饭菜,你很爱吃各种食物,又可以快快长高高了,真为你高兴。(吃饭是孩子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情,没必要表扬吃饭这件事)

“你的数学学得真好呀”(快速完成作业时)孩子会回答:才不是呢,数学太难了,你说得简单。如果我们说:我看到你这次比以往快了15分钟,看来内容掌握得不错呀,你是怎么做到的?——孩子可以轻易发觉你的表扬试图操纵他,而不是真心觉得他好。

    4.奖励等同惩罚。因为孩子们只有顺从才能得到奖励,否则一无所获。(如果你怎么怎么样,我就奖励你什么什么)没能赢得表扬或是奖励的孩子往往感到失败:他们把听话和 “你用什么来奖励我”联系在一起。

    5.孩子能感觉到你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自己身上。因为只有父母觉得满足了,感觉良好了,他们才能获得夸奖,所以会剥夺孩子本来的满足感。赞美甚至有可能会让孩子放弃他们天生擅长的事情,因为父母表现去多度的关注和期待。

表扬和批评都是上下级关系

不批评也不表扬,但可以对孩子表示感谢。

如:孩子在地铁上很安静,不吵不闹,

表扬:你在地铁上不吵不闹,真了不起。(安静,守规则难道不应该是一个人应该做的吗?)

如果说:宝贝, 谢谢你能在地铁上安安静静。(既肯定了孩子的行为,下次孩子可以继续又不带评价)孩子也有了自尊感,谢谢是基于平等的关系,表扬则拉低了孩子的自尊感,我高一级可以对你的行为做出评价,我知道怎么样是好的。

摘录罗宾.格瑞尔博士育儿专家的做法:

如果我们不表扬,应该怎么做呢

    1. 让孩子关注自己的成就感。

    当看到孩子很投入进行某项活动时,鼓励和支持他:“看起来你很专注,很开心嘛,你感觉好吗?/你一定很满意吧”

    2. 帮助他进行自我评价。试图问孩子自己的看法:“你觉得自己画得怎么样?” “你喜欢你搭的城堡吗”

    3.询问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告诉你,他在学校是老师的小助手,你可以问:你喜欢帮助别人吗?/会不会觉得紧张?/你自己感觉怎么样?

    4.多使用以“我”为主句的语句,而不要对孩子进行评断。 当我们表达真实的情感时,孩子会感受到我们话语中真诚。如:“我喜欢你穿的衣服”胜于 “你真会穿衣服”

“我很爱看你把球打出去的样子” 胜于“你是一个很棒的球员”

“你把饭都吃了,真是好孩子” 不妨说:谢谢你把饭都吃了,你一定是饿了。”

“我真是为你的成绩感到骄傲”

“我非常喜欢你善始善终的做法”

总之,强调我们的感受,不要评价孩子的表现。“我”字开头的句子可以避免让孩子觉得你在试图操纵他,这样既不会干扰到孩子的体验又能巩固了我们之间的感情。

    5.对事不对人。父母应对孩子表现出兴趣和认可。例如孩子向你展现一副画会是艺术品,不要说:你真是个出色的艺术家。而是告诉孩子你有多喜欢他的作品,尤其欣赏哪些部分,比如颜色、设计、结构,眼睛鼻子等部位的处理等细节。

物质奖励或是口头表扬,都会有风险的存在。但也务必记得,有些特别的时刻,当孩子说一些话或是做一些事特别温暖、感激和爱时,我们能清楚将这些表达出来(没有评价与试图改变他们的意图)会让孩子感觉很好。真实流露出来的 如:“在我外出买东西时你把盘子洗了,真是太好了,谢谢你宝贝。

总之,最后用《无条件养育》作者科恩的话:这很难,但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共勉,加油/p>

相关文章

  • 不批评也不表扬

    我近期学习的五本书中,同时表明统一立场,值得提炼出来分享: 不批评也不表扬 惩罚、批评大家都比较熟悉,也尽可能学会...

  • 不表扬不批评

    阿德勒心理学主张对孩子教育不表扬也不批评。 为什么呢? 表扬和批评只是糖和鞭子的区别,其本质目的都是操纵孩子。 比...

  • 育儿要不批评也不表扬

    “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 人们训练动物耍杂技...

  • 不表扬也不批评的教养法

    听樊登《不管教的勇气》拆书二 所谓的不批评也不表扬,原因是什么呢?批评和表扬都不是平等地对待孩子的方法。批评当然我...

  • 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育儿方式

    阿德勒的哲学 阿德勒哲学对于教养孩子特么有用,是正面管教的理论基础,教我们怎么样成为更好的人,也能够帮助我们的孩子...

  • 不表扬也不批评表达谢谢就好

    今晚回来又跟婆婆聊了好久。 每次回来,都要好好陪她说说话,因为估计平时也没有人好好听她说话,也没人和她好好说话,加...

  • 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育儿方式

    今天读了《不管教的勇气》第一章,感觉很有收获,对自己的育儿理念有很多启发。 以前,我认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要“...

  • 我们家的表扬榜

    《不管教的勇气》中提到不管教就是不批评,也不表扬的教养法。不批评我是没做到,不表扬我却做的很好,真的很少能看到孩子...

  • 不批评,却表扬

    今天在餐厅值班,七年级的学生都买过饭之后坐在餐桌上静静的用餐。 突然,两个男生同时站起,大声的吵嚷...

  • 《不管教的勇气》不表扬也不批评

    薄薄的小书,很强大的力量!这本书的作者岸见一郎是一个哲学家,看过他写的《被讨厌的勇气》后开始关注他的作品。他都是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批评也不表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xb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