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一个小地方,那里的人们都好熟悉,你能叫的上每一个人的名字,知道他家的地方,甚至能闻到他们家的晚饭的味道,在那个举目都是熟悉的地方。你会被拿出来比较,而且很容易胜出,于是,从小便有了这样的一种优越感和强势感,你要比别人强,至少是比周围的人强。就像“优秀的人都会选择理科”一样,甚至对于决定人生方向的大事,你都会从别人的期待中做判断,因为你想成为那个优秀的人。
可是,慢慢的,你走出了这个熟悉的地方,到了县城,你有了很多不认识的人,你开始坚持你自己以为的那份骄傲,可是,已经慢慢开始发现,你已经输给了一部分人,这时开始寻找自我的心理安慰,但是你仍不是比较差的那些,算是优秀人的末尾。而后,到了城市,来到一个三流的大学,在这里你还可以勉强的维持一些骄傲,因为你周围也有很多和你一样从小地方来的孩子,你确实有一些才华,可是这些才华确是散碎的。而接触了更多的人和事,也开始充斥着和填补着你的价值观,很多时候你不知道对错,或者应该不应该,只是知道大家都这么做或许就是对的,而你自己也不明白、更不知道如何去维护自己的价值,如何去守护、爱惜一些情谊,还是在别人的眼中过着自己。
终于有了机会去了更好的学校,更大的城市,而此时,你站在了队尾,唏嘘着别人是如何的,或许他们也许都和你一样,确实,这一路走来有了太多的幸运的成份,你也把这种幸运感强加在别人的身上,而自己确匆匆的想办法想来弥补这种失落,寻找到一点骄傲感,所以有时候想要出格。而最后,会发现那些站在你前面的人,是真的荷枪实弹,他们起点高又努力,而不出所料,他们最后也都有了比较好的未来。而此时的你,不知道是否开始慢慢懂了,匆匆毕业了,想着自己再也不会怀念那样的生活。而后,过了好久好久,你才明白,即便在那段自己以为艰苦难行的日子里,也会有那么美好的东西。比如:晴朗的天空,微风吹过,坐在长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同学们;比如:十月的时候漫山遍野的红叶;比如:一望无际的白茫茫的原野。而细想,终究是自己辜负了时光,辜负了别人的期望,是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在本应该好好奋斗的年华里,胡思乱想、投机取巧。
而今,而立之年,已工作4年,结婚3年了,而我的腹中已经有了一个小生命,从起初的惊喜,已经到现在的有些紧张和迷茫。想想自己的这一路走来,被太多的比较,大部分是自己把自己拿出去比较的。太多的比较是来自于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只是一个一无所用的普通人也会被爱,不相信自己一文不名也能幸福,不相信这个世界会给这么普通的平凡的你一个信任和爱护,害怕被别人低估,害怕被别人轻视。于是不让自己太过孤单,才会拼命想要出众。
三十而立,看着周围的小年轻,感觉自己毫无优势,特别是有了孩子,仿佛自己的未来就是一眼看到头的。在想想曾经想去经历的还都没有经历,而每每看到朋友的生活,总会又被触动。而再细思,三十的年纪,你已经不会再被父母做决定,你有了足够的主动权和选择权,有些大的事情你无法选择,比如:撼动不了放假,修改不了产假,可是还是还有很多事情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比如,周末去看个展览,写写东西。有些事情无法改变,有些事情还未成形,比如明天的时间,抛开别人对你的界定,相信自己。就像,你不期望你的孩子多优秀,但是你会期望他健康、平安、阳光、自信,你会把很多的爱给他们,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爱,不以任何条件为基础。相信自己,努力去爱别人,你也会被别人爱。
三十岁,相信自己,希望一直都在,学会平淡,不与他人争高下,只与自己论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