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7年4月2号第五次活动为止,很多的群员问我,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每周认识新朋友的活动,还有从中收获了什么?
也许有些同学估计会猜我是否从举办场地拿回扣之类。我对回扣的理解,就是和供应商勾结,抬高价格,然后我从中获利。先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是这样,一次活动下来,有得吃,有得喝,有人一块交流,有人跟你经验分享,你也找到基友,找到校友,甚至找到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人均费用:50-100元。大概两次星巴克,一次公园的费用,对你是否划算?
如果划算,更多的细节,去想它干嘛呢?即使是,其实大众点评搜一下活动场所的人均消费,就可以知道答案了。而且即使我做,也是帮大家把价格砍低于市场价,然后找到一个多赢的方案,我相信多赢,才会长久。而且这种抬高价格的方式,我不信纸能包得住火。我还不如直接光明正大收活动组织费的方式。
对我这种互联网公司的技术VP的收入来说,相对于组织活动赚的钱,我更关心的是,参与者是否从中收获价值,我对做有价值的事更有兴趣。
我要是不说一下原因,估计会有很多类似的猜测。比如我当年从上海跑到天津开猪场的合伙人,很多当地人就猜我合伙人是不是来洗钱的。好吧,其实就算是我说了,依然还会有不同的猜测。但预测未来还会有不少人问,我还是统一说一篇文章来说一下吧。
我回想了一下我的初衷。自上一份工作由于一些原因,裸辞后,现在处于换工作的空窗期,我的习惯,工作之余就是看书和思考。即使没有上班,我也会把时间排得很满,所以即使裸辞。对我来说,也不算是浪费时间。有一天,我处于书堆中闲暇之余,看着满满一大书架上的几百本书:有哲学、心理学、数学、编程、艺术... 突然扫到书架上那本黄皮的,中华书局出的《庄子》,让我想起那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我开始反省,以我有限的生命,去看无限的书是否有意义。而且特别是像律师、医生、艺术设计这类的领域,都是需要很多年的积累,才能做到杰出的。时至今日,我已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精通这些领域。能做的,只是懂些皮毛而已。
再环顾一下四周,诺大的房间,冷冷清清就只有我一个人,似乎缺了点什么。再思想抽离,放大到整个人脉圈子,这几年没创业,仅仅依赖于同学、同事、亲戚构建的人脉圈几乎快成死水了。
我是一个普通人,但如果非要找点不一样的地方,我不是一个抱怨的人,也不是逃避的人,我是一个碰到问题,要解决问题的人。我开始思考,以我涉猎这么多的领域,自己也创过业,养过几千头的猪,当下做的,又是朝阳行业--互联网行业的程序员,未来研究的,又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我想,应该会有不少人,会想跟我交流吧。考虑再三,开始举办这样每周认识新朋友的活动。
活动之初,其实我只想一次活动4-6人,然后一年下来,就可以认识不少朋友了。但随着加进群的人越来越多,别人不可能排队等你一年。所以,慢慢就转化为大家一块活动,但会分为4人小组的交流活动。
多次活动下来,其实收获挺明显的,想出来社交的人挺多的,虽然很多人的目的跟我不太一样,有些人是周末无聊,没有安排,也有些人是想认识更多有趣的人、或者有人想碰到自己的爱情。跟我一样想突破自身时间和资源瓶颈的,还很少。但无论何种目的,目前为此,我观察下来,大家都凭着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参加活动和交流。有人找到了闺密,有人找到了基友,有人找到了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异性,也有人找到人生导师(咳咳,请不要叫我人生导师)... 目前还没听说有人收获了爱情,但这个应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另外,做这样的活动,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跟时间交朋友,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东西能够积累下来。跟其它焦点在吃喝玩乐的活动不同,我组的活动,焦点在于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一天活动下来,很多人都可以在别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同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近了很多。
就我个人而言:
1、我是80后,现在参加活动的很多是90后,甚至有95年,他们的相法,和80后已经有很多的不同。这个不是我自己关在屋里,能想像得出来的。
2、上次的线上“最近读书分享活动”,看到群友介绍了几本,我比较有兴趣看的书,有些一些通过交流,就学到了不少新东西。
3、并且,我也在群里认识各行各业的人,相对来说,也由于我是群主的原因,部分人会跟我关系近一些。
以上三点,其实已经大大实现了我创群的初衷,所以我未来还会继续做下去。
有群员问我,我做这个事情,有没有乐在其中。我想了一下,我说没有。只是最近参加的人多了,相对于第一和第二次人少的时候,我搭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活动组织和控场上,自己反而没找到人去深聊,所以目前并没有乐在其中,只能算是苦中作乐吧。
无论如何,我相信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跟更多行业的伙伴交流,而且与时间交朋友,随着时间的逝去,能留下三两个知心朋友,就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