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在当今社会,英语还重要吗?
点赞第一的回答是——英语可以差,但你的口语一定要好!
你记住了1万个单词、将语法书倒背如流、英语成绩名列前茅、英语证书一大摞。
但你的口语差,看见老外张不了口,说话吞吞吐吐、词不达意,没有人会认为你的英语好,升职加薪永远没有你的份。
如果你的口语很好,即使从小英语成绩吊车尾、没有任何证书,别人也会羡慕地看着你说:“哇!你的英语可真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16864/2812ca4342e3fe2c.jpg)
真正靠英语获利的,从来不是高分的那些人,而是口语好的人。
因为,在真实的世界里,不会有人递给你一张试卷说:
“来,做个完形填空吧!”
“来,分析一下语病吧。”
“来,背一下这个单词的用法吧。”
真实的世界里,只会是这样的:
“我很担心明天的全英文面试……”
“我想去日本、加拿大、美国、法国……我一个人可不行,我英语发音太差,根本说不出口。”
“明天的客户是老外,你英语怎么样?去帮我接待一下吧。”
“我明天要做一个全英文的演讲……怎么办?所有领导都要来视察。”
俞敏洪说:
中国人在学英语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据《北京晚报》统计,学习英语的中国人已经超过4亿,全国用于英语培训的花费高达300亿/年。
举个例子:
假设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到大学毕业结束,总共要花16年时间。如果一年学习300天,一天平均2个小时,那么总共需要9600个小时。
加上学费、课本费、辅导费等零零总总的费用,也就是说,你至少要花10万元在学英语上。
中国人如此刻苦学习英语 ,学完之后效果如何?
据2018年雅思成绩白皮书显示:
过去5年时间,中国考生的口语成绩只提高了0.02分!
英语的本质是语言,而语言的本质则是交流!可在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几乎不存在专业的口语教学。
①学习教材与实际生活存在明显的脱节。
从小学到大学的教材,都是偏向于学术英语,与实际生活英语有很大差别。
学了10年英语,到了国外连咖啡都不会点的情况,非常常见。
一句“How do you like your coffee?”“Yes,I like it.”,就足以让人嘲笑一整天。
②评判英语好坏的标准,已经从英语成绩变成了英语口语。
上学时,逢年过节,亲戚问你英语怎么样。你的回答必然是“我期末考了xx分”、“我刚考过了英语x级”……
当你步入社会之后,领导问了你同样的问题:你的英语怎么样?
你不会掰着手指列举自己过往的英语成绩、也不会摸出两本证书放在领导面前。
你只有两个答案:
①自信地告诉领导:我能和老外随便交流。
②摆摆手说:我……我不行……
而提高口语能力除了多多练习口语之外,最重要的输入就是听。
听一些没有字幕的外文节目和电视剧。目前看来是最廉价而有效的手段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