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岁刚进入职场时,总是工作到头晕眼花才有了工作的感觉,然而说穿了,其实那也只不过是自我陶醉而已。所谓的收获也只是了解到自己体力的极限,只有在确实产出有意义的成果(输出)之后,才能获得成长。
这本书前前后后读了1个多月,才有了这篇读书笔记。确实,提起麦肯锡的书,很多人都会头疼,而且这本的中译文语言又非常生涩。虽然整本书是主要针对有问题分析需求的职场人(如运营、市场、咨询等),但书中的很多小点,适用于每个人。
在正式介绍具体内容前,先了解下本书的作者。作者安宅和人,获得东京大学研究所生物化学系硕士学位后,进入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 & Company);工作四年后,进入美国耶鲁大学攻读脑神经科学课程,仅用3年9个月时间就获得了平均费时7年多的博士学位。回日本之后,成为麦肯锡研究小组亚太地区核心成员之一,在饮料、零售、高科技等领域从事品牌经营、商品与业务开发工作;并负责东京分公司的新人培训,负责问题解决、分析、图表制作等课程。2008年,担任日本雅虎公司首席运营官(COO)。
作者的背景可以说是很牛×了。尤其是脑神经科学的博士背景,给本书中的方法技巧做了科学背书,人类大脑有着以下的特性:
1. 全有获皆无定律:超过临界值的输入,并没有任何意义。这也是我们对某项事物了解越深却越难提出建设性问题的原因。
2. 人类大脑只能认知不连续的差别,比较能提高认知,差异越明显,认知程度越高。因此,在工作中要避免使用相同的分析模板。
3. 所谓的理解就是建立连接信息:信息与信息间的连接越多阅历与促进理解。这也是很对商家品牌在宣传中常用的策略,比如啤酒配炸鸡、金融领域的阿里巴巴、做中国的乔布斯等等。
4. 持续连接信息将变成记忆。将第三条中的连接重复多次,就会被受众记住。比如提到双十一,大家都会想到打折吧。
全书的精华集中在了导论和第一章部分。提出了“从议题出发”的解决问题思路。所谓从议题出发,就是要找到研究对象的关键问题,从关键问题出发,通过“四步走”战略,完成整个工作的思考流程。
所谓工作
有价值的工作是能解决多大的问题,而不是做多少事,要看效率有多高。
无人能胜任的工作,其实恰恰是没有价值的工作。正因为没人愿意做才会变成没有人能胜任的工作。
深入思考,从有价值的问题开始,并迅速完成,重复多次。
所谓天才,是能不受同辈的压力左右,永远记得探索“问题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很少依赖心想事成。同时拥有多种表达方法当一个方法无法顺利进行时,可快速切换到其他方法。
在专业人士的眼里,努力不会获得评价,最重要是交出有价值的成果,努力只不过是获得成果的辅助办法,用于强调“工艺的细致度”罢了。
四步走战略
【议题思考】从个人专属智囊团获得支持,查明要解决的问题的方向,搜集恰当的信息,通过五个步骤确立高品质的议题。确定好的议题要落实到纸面上,以便进一步探明议题的可操作程度。对于拿到问题后不知从何下手的情况,给出了解决良方。通过确立关键假说,找出问题可以进行的方向。当然,如果假说错误也没有关系,至少知道这个方向不可行,那就一定是另一个方向了。
【假说思考】从不同维度拆解议题,确定课题的全貌及处理的优先次序,通过设立假说,确定每个分议题的讨论方向,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将思考过程落实到纸面上。分析的本质实际上是比较,通过图表的方式,能有效清晰的看出差异,也符合大脑的理解特性。
【成果思考】着手进行实际分析,掌握流程,推敲故事线与图表,整理成论文和报告,并根据金字塔原理准备电梯演讲,准确传达工作信息。
至此,历时一个多月的第一本麦肯锡系列图书算是完成了,✿✿ヽ(°▽°)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