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临帖

作者: 行者无痕 | 来源:发表于2019-08-15 17:35 被阅读7次

我的书法学习是从魏碑开始的,在韩中明老师的指导下粗浅的临习了《元倪墓志》,以后又临习了《圣教序》、《十七帖》、赵孟頫、米芾、唐楷等粗略的过了一遍。现在就有了下面这么几点体会。

首先是在临习《元倪墓志》时,写韩老师的墨迹就感到笔画和字形都完整一些,而看着原帖临习时就感觉不是那么太完整。一开始以自己的“经验”认为是碑帖与墨迹的区别,后来读到一些书法理论,才知道不仅是碑与墨迹的区别,还有魏碑本来就不是很重法度,法度不严谨,自然写出来的字就不是那么“规矩”,而在写老师写出来的墨迹自然里面加入了其他的“法度”,也许有唐人的法度,所以就感觉规矩一些。

这次再临习《元倪墓志》,自己加入一些唐人的法度,书写起来自然就规矩多了,再加入一些“欲上先下,欲左先右”等等,临出来的帖就不再那么粗野了,法度的使用,让原先的《元倪墓志》似乎有了些“温文尔雅”了!就像是穿衣戴帽后的小伙子,看起来就有了几分“礼数”。

这个问题也就是人们经常争论的魏晋与唐楷的不同,魏晋时期的魏碑就是唐楷的母体,魏碑加入一些法度就发展成了唐楷的各家字体,从这个角度上说唐楷在技法上的确是更发展了一步,比魏碑更有了一些法度。在书法上是很难得的进步,技法上趋于完善,也发展到了楷书的顶峰。大概就是这么个过程吧!

所以说,魏碑所有的字体在法度上还是不完整的,或者说在法度上魏碑没有建立起来完整的体系,正是有了这个原因才使得欧阳询临习“张猛龙碑”后创建了欧体的楷法,如果你有心阅读一些古人的学习经历,你会发现这些有趣的传承。这也更加使得我们今天的书法学习变得明白一些,认识的更透彻一些,从这个角度上说,写了魏碑不写一个唐楷在技法上就不是那么完整。

如果说有人学习了短短的三五年就进入了一些什么所谓的书协组织,大都是一些笑话而已,没有研究各体书法的演变与联系,只是人云亦云的说真草篆隶怎么写,在日后的行走中不免要“胆怯”一些,主要是扎根不深的问题,这也就是有的人不去潜心研究书法史,而是今天听张三明天听李四,至于说融会贯通了没有,不知道,听见谁说的都有道理。一定要搞通弄懂,写什么搞懂什么,这么一来,书写上自然要下功夫,但从鉴赏力上说马上就会有一个提高。

相关文章

  • 再次临帖

    我的书法学习是从魏碑开始的,在韩中明老师的指导下粗浅的临习了《元倪墓志》,以后又临习了《圣教序》、《十七帖》、赵孟...

  • 2020-09-30

    临帖临帖

  • 临米芾《贺铸帖》《叔晦帖》

    原帖 临帖 原帖 临帖

  • 四步临帖法让你练字立竿见影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在选定字帖后,如何提高临帖效果,是临帖中的核心问题。亲爱的同学们,采用四步临帖法临帖,你...

  • 临帖临帖

    写了几年的张迁,字帖买了好几本,笔墨纸砚样样俱全。只是苦于没有名师指导,全凭自己闭门造车,感觉这几年没有进步。当然...

  • 学习书法的诀窍

    学习书法,最有效的方法除了临帖还是临帖,别的方法没有。现在很多人学习书法基本不临帖,临帖到底应该怎么临,这样的理论...

  • 临帖的终极目标:为我所用!

    学习书法,临帖是不二法门。但临帖不是学习书法的目标,而是方式。临帖的终极目标是为我所用。 那么如何提高临帖水平呢?...

  • 宋小荣:临帖切忌简单重复!要“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这是我的临帖心得。临帖的效果好不好,跟临帖的数量不成正比。错误的临帖,无论花费多少时间,积...

  • 临帖,先虚后实——事半功倍

    新野人/文 学书临帖,是书法的不二法门。临帖如幼儿学步,临帖是学步车...

  • 临帖的猜想

    关于临帖的再断想 临帖不是任务,临帖是一种静静的享受。 经典是一道道美食,临帖就是静静地品味、欣赏和潜移默化的受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次临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qt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