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建立边界,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参加P.E.T.父母效能训练工作坊的课程时,导师分享了关于不要破坏孩子专注力的案例。比如,她的孩子正在投入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论什么情况,她是不会打断孩子的,那怕是吃午饭的时间推迟到了一、两点钟,她也觉得是可以的。
我对此观点深思不已,还是觉得不能完全认同导师的观点。孩子的专注力固然可贵,我们一定要保护和尊重,但是,一些家风家规也不能疏忽,该遵守时还是要遵守。比如导师提到的午饭时间了,为了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可以放任他到两点钟这件事,个人觉得可能会引发几个问题:第一个是其他家庭成员是否要等他一起用餐;第二个是不能按时用餐,是否影响孩子的健康;第三个是孩子如若养成这种任意情景中只关注自己的习惯,走入社会后,能否融入其他的集体生活,能否很好的和团队合作。毕竟,我们的孩子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迟早是要步入社会的,对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要有认知,要学会适应规则。
在学习《儿童心理学》课程时,导师讲到,孩子在六岁前建立边界很重要,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可以的,有了边界,孩子长大成人后,心理会更健康,会拥有完整的人格。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比如说,吃饭时间到了,就应该及时吃饭,当然,如果因为一件重要的事,拖延很短的时间,也是可以等待的,超时太久,就要另当别论了。同时,让孩子养成与家庭成员一起用餐的习惯,懂得一定的餐桌礼仪,也是中国传统家风的传承。在公共场所,不能因为孩子喜欢某些事物,专注于某些事物而不遵守时间规定。在别人家里,不能因为孩子专注于电脑或电视节目,不适时的告辞等等。以上只是因为专注力引发的关于时间观念的一些边界问题。在其它方面还有更多的边界需要建立,比如,什么时间看电视,什么时间睡觉,什么时间学习,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别人的东西没有经过同意不可以拿,大人讲话时不要随便插嘴,要礼貌待人,什么东西可以买,什么事情不可以做等等,都需要给孩子建立规则,建立边界。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在说从小给孩子建立边界,规则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育成完整的人格,成就孩子的一生。那就让我们做一个温柔而坚定,和善而有立场的父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