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睡】面对面交流更有幸福感
如今,各种社交App让我们不用见面也能沟通。然而,这也带来一个副作用:增加了青少年的抑郁、焦虑、孤独倾向。
为什么会这样呢?
意大利几位科学家用猴子做实验,发现猴子伸手拿食物、看到其他猴子做同样动作时,大脑负责组织身体运动的区域会被激活。
人脑中也有这块区域,它被称为“镜像神经元”,是一种通过模仿他人,来帮助自己学习的脑细胞。
它的作用在于:当我们亲眼看到他人做某件事时,镜像神经元用模仿和记录他人的动作,来帮助我们感受情绪、获取经验。
因此,当我们和某人面对面交流时,我们同时也在模仿他、学习他、成为他。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喜欢模仿大人的表情,他们正处在镜像神经元旺盛发展的阶段。
然而,手机取代了面对面沟通,孩子只能面对一张屏幕或一个音筒说话,这直接导致镜像神经元越来越不活跃。
一项研究针对40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自从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的共情心在不断减弱,并且越来越喜欢陶醉在自我世界里。
这意味着,虽然孩子能通过手机见到更多人,但同情他人的感受、与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却日渐减弱。
耶鲁大学的研究者们在2年内对5000人进行了调查,发现在社交媒体上花的时间越长,幸福指数越低,抑郁和焦虑指数越高。那些高P精修过后的照片,很容易让青春期的孩子感到自卑不安。
解决这个问题的直接办法,就是引导孩子不要依赖手机进行交流。
丹麦几位研究者组织1000人进行了“一周不用手机”实验,7天后,实验对象普遍感到:和他人面对面交流时间增加了,压力更小,对生活满意度更高,以前看他人晒照片时产生的嫉妒感也烟消云散。
手机增加了快乐、方便了生活、让我们和朋友更频繁联系,但手机不能取代正常社交。因此,想联系朋友时,尽量约出来玩;或者放下手机,和父母一起走向户外,才是对孩子成长最有利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