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其实不是由经历的广度决定的,而是经历的深度决定的。
有些人把经历的广度等同于成熟,动辄拿这个来呵斥年轻人:你一个新人能懂什么,你才上过几年班。
以及年轻人最讨厌的那句倚老卖老的话“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但你仔细观察,总是爱把这种“经历=经验”论调挂在嘴边的人,往往是那种资历虽老,但一事无成的人,换言之,除了“经历时间长”这一项外,他没有别的压得住你的明显优势,所以才总把这一句挂在嘴边。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到过一个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在自己领域工作了五年的人都成了专家,因为这10000个小时,不应该只是机械重复的一万个小时,而是带着思考和练习的10000小时。
决定一个人在各个领域成熟程度的,其实是那些深入思考的时间。
水平越高,越能领悟在某些领域的精妙,我们管这种叫做“思想深度”。
同理,有些年轻人,虽然经历的时间较少,广度较低,但是对于生活,他经历的深度,思考的时间很多。
有些吃盐比吃米还多的人,虽然天天都在工作生活,但是从未想过从每日规律化的生活中提炼总结出什么,刻意练习或者改变着什么。
或许这就是造成某些人少年老成,某些人吃盐没长脑的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