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在不断的自我纠结与思索中去寻求答案,终于在叶圣陶写的《落花水面皆文章》里,明白了逻辑思维与各种技巧和灵性之间协调的路径。
逻辑思维是用来给文章定位方向,讲事有层次有条理的,它的提升并不会让文章变的教条呆板。
所有文章的技巧融入到骨骼血液当中,变成你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就会在你用灵性写作中不经意展现出来,文章的好坏正是这些层面所下功夫的深浅。
在充满禅意的名诗中,我又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去看万里江山图的时候,不能只为它华丽的某一个面,某一个点所吸引。
喜欢哪些局部便着力在这方面刻画,而脱离了整个烘托这些美妙事物的背景,好花还要绿叶托,只画好了花,未免单调。
我们整个的宇宙是由光和暗大与小美与丑交织构成的,离开哪一面都将不再和谐,也不再生动。
整个世界如果全是一模一样的美人、面庞,就像现在到处充斥着整容过后的网红脸,初看时还会觉得新奇完美,多了之后便会发觉乏味无聊。
我的文章就是这样尽力的去写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喜欢的或是不重要的就丢在一边寥寥几句。
整个文章读起来空洞乏味,像白开水一样无味。
写作就是生活,就是把我们真实的生活完完全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们必须带着一双观察一切事物明暗灰白调子的眼睛,去编织我们整个文章的脉络,参差不齐才能彰显出你文章所最想表达的情感,这便是烘托和对比法了,懂了这个,文章可以有起伏有节奏,有韵律。
以上的道理是我在学素描的过程当中参悟的,以前我喜欢画美女小像,人物的比例都找不好。
底子没有打牢,便去画眼睛画服装,画好的东西歪七扭八,不堪入目。
最近领悟了之后,再画物品的时候一定要先打好草稿,哪怕只是寥寥几笔的线条,也一定要端正准确精准。
上调子意思到位,哪里暗哪里明亮,在画的过程当中文学也有所提升。
按照画画的方法去写文,一定会让你的人物立起来,丰满起来。
由此可推,如果我懂得了音律,再去写诗一定是有节奏感的,也会是朗朗上口的,若有时间不妨再云学学韵律。
叶圣陶说了,落花水面皆文章,功夫更在文章外。
万里江山与自我魔性(写给自嗨的写作者)说完了万里江山图的比喻,我们这儿来说下魔性自我。
一些大师总是强调要与自我为敌,要超越自我。
以前并没有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用在写文章里,就是要把事物最真实的一面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不是凭个人喜好去歪曲这个事实。
人的自我感太重了,往往不能真实的评判事件的对错。太浓重的个人色彩影响我们真正水平的发挥。
要做到忘我无我,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化成一种力量来主宰我们。
我们的内心世界即是一个小宇宙,它与冥冥中的整个大宇宙是有所连接有所感应的,并不需要这个小的自我一意孤行,杀死自己,杀死自己的欲望,你才会看到本心,流转出来的文字才会超脱,才会与大众的心态产生共鸣。
以上是我最近读《落花水面皆章》这本书的感悟。。
叶圣陶大师是用最浅显最直白,小学生也能看懂的文章来去讲深奥的道理。
不过这些道理能看透几分也在于个人的领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