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记得的那些心理学效应18:罗森塔尔效应

你记得的那些心理学效应18:罗森塔尔效应

作者: 沐浴阳光雨露 | 来源:发表于2021-01-15 10:38 被阅读0次

我先给你讲一个神话故事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主人公的名字,相传他是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

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他深深爱上了这个“少女”,并给他取名叫盖拉蒂。

图片基于CCO协议,该图片由S. Hermann & F. Richter  •  Germany在Pixabay上发布

他还给盖拉蒂穿上美丽的长袍,并且拥抱它、亲吻它,他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但它依然是一尊雕像。

皮格马利翁感到很绝望,他不愿意再受这种单相思的煎熬,于是,他就带着丰盛的祭品来到阿弗洛蒂忒的神殿向她求助,他祈求女神能赐给他一位如盖拉蒂一样优雅、美丽的妻子。

他的真诚期望感动了阿佛洛狄忒女神,女神决定帮他。皮格马利翁回到家后,径直走到雕像旁,凝视着它。

这时,雕像发生了变化,它的脸颊慢慢地呈现出血色,它的眼睛开始释放光芒,它的嘴唇缓缓张开,露出了甜蜜的微笑。

盖拉蒂向皮格马利翁走来,她用充满爱意的眼光看着他,浑身散发出温柔的气息。不久,盖拉蒂开始说话了。

皮格马利翁惊呆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皮格马利翁的雕塑成了他的妻子,皮格马利翁称他的妻子为伽拉忒亚。

人们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图片基于CCO协议,该图片由Giovanna Cornelio在Pixabay上发布

实验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于1968年发表了研究成果《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一书。

他们在奥克学校(Oak School)所做的一个实验中,先对小学1~6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实为智力测验。

然后,在这些班级中随机抽取约20%的学生,并让教师认识到“这些儿童的能力今后会得到发展的”,使教师产生对这一发展可能性的期望。

8个月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智力测验。结果发现,被期望的学生,特别是一、二年级被期望的学生, 比其他学生在智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一倾向,在智商为中等的学生身上表现得较为显著。

而且,从教师所做的行为和性格的鉴定中可知,被期望的学生表现出更有适应能力、更有魅力、求知欲更强、智力更活跃等倾向。

图片基于CCO协议,该图片由Sasin Tipchai在Pixabay上发布

理论基础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有四个理论基础:

一是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

该理论强调学生积极看待自我的能力。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个体,可以通过外部力量尤其是教育者的激励变得更完善。

二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而需要与激励内在统一,个体的内在需要和外部激励相结合可以增强个体动机强度,达到激励效益。而期望与赞美是满足需要、激励人自我实现的有效方式。

三是巴甫洛夫的阳性强化法

该理论认为,人们会因奖励而加强为他人所赞赏的行为;因惩罚而减少不为人们所认同的行为。当“阳性强化法”被用于教学中,期待效应就会显现。

四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强化是使学习行为表现的必要因素。教师的激励对学生的行为形成外部强化。学习除了强化外,还可以通过观察获得,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要从激励和自身榜样两方面关注自身行为。

图片基于CCO协议,该图片由Tumisu在Pixabay上发布

教育意义

作为教育者,无论是教师、家长或其他人员,对于受教育者充满信心,相信他们能发展得更好是很重要的。

心理学研究证明,受教育者,特别是孩子对自己的了解往往首先是从教育者那里得到的。

如果他们感到教育者认为他们有能力,信任他们,那他们也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值得信任的,他们就能建立起应有的自尊,使自己有热情为做得更好而努力。

如果教育者认为他们能力低下,不学好,不可救药,从而也认为自己能力就是不如别人,自己很难改好,自己没有出路,那么他们就不能确立应有的自信与自尊,就不能有充分的自我价值感。他们会感到绝望,放弃任何积极的努力,走破罐破摔的道路。

对策与建议

第一,教师本身要增强专业素质,研究学生,与学生有共同的时代感,做让学生喜爱和信任的教师。

第二,在师生情感关系的建设上,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

第三,教师应使用客观合理的评价机制来评估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带有色眼镜对待学生,不以分数论英雄,始终以促进学生成长为目的。

第四,强调隐性课堂的作用,教师在隐形课堂里更能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关心关爱学生才能够随时都在言行中流露出真诚的激励,从而打动学生。

第五,合理利用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家校双方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关文章

  • 心理学实验之二罗森塔尔实验

    心理学实验之二罗森塔尔实验 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

  • 罗森塔尔效应(25)

    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测试,在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效应在一所小学里选了18个学生,并声称他们几个...

  • 罗森塔尔效应-人人都是优等生

    在心理学中有个经典案例- 罗森塔尔效应, 说明了正向激励思维的惊人作用。 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呢?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

  • 罗森塔尔效应之体会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心理效应叫做“罗森塔尔效应”,出自罗森塔尔实验,又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人际期望效应”,...

  • 2022年随笔系列之(9)心理学小贴士之“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人际期望效应”。它是一种社会心理学效应。 一、罗森塔尔效应起源 它起源于古...

  • 《命运04 | 罗森塔尔效应》学习笔记

    《武志红心理学课》学习笔记 命运04 | 罗森塔尔效应 关键概念: 罗森塔尔效应 权威性谎言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

  • 罗森塔尔效应 及 自我实现

    皮革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著名心理学效应 ...

  •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期待效应。这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予以验证提出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

  • 思维模式

    【今日小作业】主题格式:Day18_XX【罗森塔尔效应—2大思维方式 1、2大思维方式很好地诠释了罗森塔尔效应,你...

  • 21天职场方法论_罗森塔尔效应之2大思维方式

    【今日小作业】主题格式:Day18_XX【罗森塔尔效应—2大思维方式 1、2大思维方式很好地诠释了罗森塔尔效应,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记得的那些心理学效应18:罗森塔尔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wwm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