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开始读书的记忆,要追溯到什么时候呢?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没有额外的钱买课外书,也不太懂,心思一门扑在了教科书上,想想那个时候,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父亲给我买过的课外书,一本是成语故事,另一本是什么名字我竟然想不起来了。成语故事书里,我还记得叶公好龙的故事,我读的津津有味,我想这就是启蒙吧。现在想起来,也是很久远的故事了。
思绪直接转到大学的时候。大学的时候,学校里有图书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多的种类别的课外书。但是那个时候我的性格相对腼腆,也不太好意思表露自己的喜好。身边的好朋友都不太喜欢读书,而因为怕让大家觉得自己太过“文艺”,所以将想看书的欲望火苗压的低的再低。但是还是偷偷看了几本,我记得有《飘》、《巴黎圣母院》等等。
后来大学毕业,我的心思曾一度扑在写小说上,但是肚子里是在没什么墨水,也没真正读过几本书,写起来也很是费劲,那个时候我也没有真正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后来写作也搁置了。然后我就谈恋爱了。那个时候的恋爱对象也就是我现在的先生。我们刚认识的时候,我有一些粘人,总是围着他转,他喜欢打游戏,我就安静地等着他打完游戏再来找我一起。可是这样一个人的等待总是让我觉得委屈,也十分不利于情侣之间的关系。良好的情侣关系应该是各自有喜欢的事情,彼此吸引,彼此独立。
这个时候起,我就决定开始正式读书了。现在想想这个读书的契机还挺有意思。可是没想到,当我买了第一批书籍的时候,我的读书之旅就真正开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已经将近五年了。对于读书的热爱却一直在升温,当你读起来的时候,就会感受到书的魅力,阅读带给我们的改变让我们着迷。
读书不仅让我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还让我们在其中成长、沉淀。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宁静,我们的内核越累越强大,我们也由此变得更加自信。最近,我疯狂地读完了余华老师的四本小说,简直是一鼓作气,完全停不下了。我最喜欢余华老师的《兄弟》,如果加上之前读过的《活着》,就已经五本了。而曾经我沉迷于写读书笔记,而今已经放弃了。放弃是因为在此花了太多时间,而我想将这些时间用来读更多的书。
读书带给我的影响很大,也让我找到了这一生要追逐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作家。我曾经如浮萍,飘飘荡荡不知道自己要飘向何处,我总是觉得自己缺少人生的一种抓力,一个让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而通过读书,我真正找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