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163)读《华杉讲透论语》55:知行合一

(1163)读《华杉讲透论语》55:知行合一

作者: 静迎 | 来源:发表于2023-06-26 23:36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

子路听到什么道理,就要马上去实践。如果还没来得及实践,唯恐又听到一条。

这一句,非常生动,非常深刻,但在《论语》中好像不太起眼,各家注解笔墨都不多,或者是落在子路的性格上,说他勇,勇于实践。大概也比较急,急于实践。

我们好像看见子路在那儿捂着耳朵:“您别说!您别说!我上一条还没来得及做到呢!”

这就是学习的本质,就是知行合一。如果你没有做到,学它干什么呢?我们读书学习,要字字句句切己体察,放自己身上琢磨,放具体事上研习,这才叫学而习之,才能真正把道理琢磨透,把本事学到手,用到具体事情上,进步在自己身上。

我们个个都自称爱学习,却都没有学过怎么学习。相反,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首先摧毁我们的学习精神和学习能力,然后再学习,那还能学到啥?

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了三代人,融入每个人的血液,浑身都是批判老师的战斗力,跟老师斗争,把老师问倒,自己学到什么,反而不是关注重点。所以我们经常看讲座,老师讲完后,提问环节就是舌战群氓,下面抢话筒的,没有一个是深究义理学问的,都是来挑战老师的。这都是从小就被教坏了。

批判是学习的死敌,没有批判性学习这回事。你听到一句话、一个道理,放自己身上想想看,有没有教益。关注自己,批判别人,不能带来自己的进步。

学习必须首先得信、得服,得真心信服老师,再去读老师的书,听老师的课。不服,不如不要去,你服谁,你就去学谁。

谁都不服?那你已经天下第一了,你就不用学了。

最可怕就是又要去学人家,对人家又不服,那是浪费时间。

第二,学习不要急于学“新东西”。有人一听人家讲,就撇嘴说:“哎呀!我看他讲的也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东西!”说这话,就是没有学习学。要听新东西干吗?以前的都会了、做到了?你看人家子路,他是怕听到新东西,因为前面的还没做到,又灌进去一些新的,更干扰磨练上一条。

这就是知行合一。

悟:真心向老师学习,不但学,而且还要实践。知行合一确实难,但绝对不是假把式,即便再难,也要坚持,哪怕一次,两次,只要开始,就能不断地累积,直到真正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

当然,学习还是要抛下执念,没有任何负担地汲取知识的精华,把学和做有机结合,收获理想的效果。

相关文章

  • 好书记录v20190217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华杉讲透论语》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华杉讲透孟子》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 《华杉讲透论语》

    《华杉讲透论语》 ...

  • #华与华书房#五个儒家论【1】忠

    前天写完了《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完成了我写儒家经典注解的计划。《华杉讲透论语》去年已经出版,《华杉讲透孟子》今年三...

  • 这5本书,今年读透1本就了不得

    一,华杉讲透论语 论语是国学经典,排在首位毋庸置疑。然而原著比较难懂,找一本好的论语解读书很难,而《华杉讲透论语》...

  • 华杉讲透《论语》感悟2—孝悌即为仁之根本

    华杉讲透《论语》感悟2—孝悌即为仁之根本 今天继续读经典—华杉讲透《论语》,学习了学而篇中的孝悌是为仁之根本,原文...

  • 2018-08-01

    昨天,朋友送了我们家一本华杉讲透《论语》,惊喜,因为正在得到里面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平实的语言,还原了...

  • 254

    最近打算好好读一读《论语》,先是找了好几个讲论语的书,比如《论语别裁》、《孔子的智慧》、《华杉讲透论语》、《孔子传...

  • 反思:正心

    《论语》读完了,今天开始读《孟子》,还是华杉老师的《华杉讲透孟子》,全书开篇第一章就是大家熟知的孟子见梁惠王,原文...

  • 华杉讲透论语

    从来没有读一本书,每一行每一句都让自己自愧不如。两千年来,孔子之所以为千秋万代尊称为孔圣人,终于有了一丢丢的认识。...

  • 华杉讲透论语

    学而第一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63)读《华杉讲透论语》55:知行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bgydtx.html